標籤: 台灣

聚焦解決方案(二):如何讓好新聞被看見?

2025年亞洲新聞專業論壇於7月5日至6日舉行,主題為「演算法與AI科技下的新聞專業」,講者們聚焦檢視社群平台演算法、生成式AI對新聞產業帶來的結構性挑戰,也反思因應困境的可能策略。

本場「聚焦解方(二):如何讓好新聞被看見?」為論壇最末場,由公共電視董事長胡元輝主持,邀請來自台灣的《READr》產品經理羅偉力、Taiwan AI Labs基金會內容執行長黃兆徽、財團法人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執行長溫怡玲,以及印尼《Hukumonine》執行長阿爾卡.迪拉塔拉(Arkka Dhiratara),和韓國《Slow News》執行長李政桓(Jeonghwan Lee) 五位講者,各自分享他們回應命題的做法。

Read More

遠離新聞-流失中的讀者信任及興趣

在 AI 技術快速發展、內容生產與傳播模式翻轉的 2025 年,亞洲新聞媒體面臨前所未有的信任流失與興趣下滑挑戰。新聞業者如何應對新聞迴避、新聞疲勞、資訊同溫層、反精英/反媒體民粹,以及 AI 生成新聞對公信力的衝擊,成為今年亞洲新聞媒體論壇的核心議題之一。本次論壇於台北舉行,第三場以「遠離新聞-流失中的讀者信任及興趣」為子題,由《報導者》營運長兼副執行長李雪莉主持,集結泰國、菲律賓、印度與台灣的資深媒體人,共同尋求解方。

Read More

AI時代媒體的內憂外患:讀者要什麼、如何抵禦AI強盜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於7月5日及6日舉辦「2025亞洲新聞專業論壇—演算法及AI科技下的新聞專業」。第二場主持人、卓越新聞獎基金會董事洪貞玲表示,雖本場主題為「平台演算法及AI科技下的新聞傳播及媒體營運」,與媒體商業模式相關,但也認同第一場主講者、《天下雜誌》總編輯陳一姍所說,新聞生產與媒體營運不可分開討論。「因為廣告模式改變了媒體與閱聽人的關係,演算法也影響過往媒體議題設定的功能。」

Read More

2025年世界新聞自由指數 媒體經濟壓力被忽視 「地圖越來越紅」敲響警鐘

非營利組織「無國界記者」(RSF)於5月公布2025年的「世界新聞自由指數」(World Press Freedom Index),調查180個國家與地區的媒體環境,其中台灣排名第24位,較2024年報告上升3位,蟬聯亞洲第一;香港排名從135位退居到140位;中國位列末段班,排名滑落到倒數第3名。

Read More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社群時代新聞媒體的挑戰及影響力重建

2024年迎來全球歷史性的「選舉年」,有高達70多個國家舉行大選,而新聞媒體在政治選舉中扮演的角色舉足輕重。卓越新聞獎基金會於6月23日及24日舉辦「亞洲新聞專業論壇」,今年論壇主題定為「歷史性選舉年的新聞專業」,邀請來自日本、韓國、菲律賓、泰國等亞洲各國的優秀學者、專業記者與會,共同探討專業新聞工作者所面臨的時代考驗。

Read More

民粹主義與兩極化政治日益嚴重 媒體應堅持做對的事報導真實及維護正義

民粹及兩極化政治對台灣而言一直都不是陌生的現象:兩極化政治自黨禁開放、民主政治萌芽開始,國民黨與民進黨兩邊支持者的對抗便酣戰至今;而美國在2016年選出了狂人川普,台灣也在2018年迎來了近年最現象級、飽受爭議的前高雄市長韓國瑜,一時民粹政治成為最受討論的議題。

Read More

認識新聞產製脈絡 平台提供數據 培養選戰錯假訊息抵抗力

由卓越新聞獎基金會所舉辦的「2024年亞洲新聞專業論壇」,在台灣大學法學院霖澤館登場。論壇首日的最終場主題為「假訊息、錯誤訊息、生成式訊息在選舉期間的作用」。

作為本場主持人的公共電視董事長胡元輝表示,全球有半數人口將在今年進行投票,可謂是大選舉年。然而,選民必須依靠真實資訊來做理性選擇,選出心目中最為理想的候選人,「錯假訊息的出現,卻打破民主運作的原理」。

Read More

台灣選舉年 統獨議題成媒體戰焦點 AI創新敘事促轉型

英國牛津大學路透新聞學研究所(Reuters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Journalism,RISJ)公布《2024年度數位新聞產業報告》(Digital News Report 2024),研究了橫跨全球六大洲、47個國家的數位媒體發展。

台灣個別國家分析中,指出媒體多由私人公司運營,競爭激烈、內容兩極化的問題日趨嚴重。隨著總統大選在2024年1月舉行,新聞報導焦點著重於與中國緊繃關係。中國宣稱擁有台灣領土主權,有關統一和獨立的不同論點經常在媒體上出現。

Read More

帶外媒上山下海 彭昱融的Fixer經驗談

台灣近年日益成為外國媒體的報導焦點,每次總統大選,更是吸引大批外國媒體來台採訪。然而,這些外國記者如何在短時間內,找到好的報導切角,以及找到適合的受訪者?

這時,若有位熟悉台灣政治社會情勢,同時具備良好外語能力的助手,幫助他們研究、邀訪、翻譯,讓他們來台採訪行程更順利,這個角色在新聞業又稱作「Fixer」。

Read More

《民主之眼》三部曲透過攝影記者的鏡頭,回望1980-2000年台灣民主運動最真實的現場。

目前正在挖貝集資,希望將公播版送進校園,讓下一代也能看見、理解台灣走過的歷史。

募資連結:https://wabay.tw/projects/eyesondemocracy

卓越新聞電子報

為讀者報導新聞媒體最前線,追蹤所有重大新聞演講活動現場、探索新聞媒體浮動的疆界!

我們也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