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屆卓越新聞獎|卓越新聞獎評審團主席張讚國:檢驗新聞界的有所為、有所不為
張讚國:2002年,卓越新聞奬設立,比起一百多年的美國普立茲奬,18年不算長;以人的經歷來說,正是唸大學的時候。路遙知馬力,這是個很好的激勵。⋯⋯
Read More張讚國:2002年,卓越新聞奬設立,比起一百多年的美國普立茲奬,18年不算長;以人的經歷來說,正是唸大學的時候。路遙知馬力,這是個很好的激勵。⋯⋯
Read More蘇正平:新聞媒體建立美好社會的典範
很榮幸有這個機會能夠代表卓越新聞奬歡迎各位來參加我們第18屆的卓越新聞奬頒奬典禮。
首先要先恭喜聯合報的願景工程團隊獲得今年的社會公器獎,這個團隊對於新聞媒體如何建立一個更美好的社會做了一個非常好的示範。
同時也要恭喜今天在座許多的入圍者。不管是最後的得奬者或是入圍者,他們都是在這個年度裡面,在台灣的新聞工作中做出了非常卓越表現的個人或團隊作品。
我們希望利用這個機會可以榮耀他們,讓他們成為我們台灣新聞工作者追隨的對象。⋯⋯
Read More在前兩篇〈獨立記者的生存之術〉、〈獨立記者的寫作策略〉中,我談到獨立記者起步之後,要找到一個想專攻的報導領域。但有了領域之後不可劃地自限,需要不斷延伸議題才能持續學習。獨立記者不受版面限制,可以為讀者提供更完整的訊息,「細節」正是一篇文章的靈魂所在。⋯⋯
Read More在上一篇〈獨立記者的生存之術〉中,我提到獨立記者的幾個起步式,包括印一張名片、設立部落格、培養效率的工作習慣、找到一種收入模式等等。接下來再選擇一個你想持續經營的報導領域,獨立記者生涯就開始了。
Read More2009年我成立「環境報導」部落格,開啟獨立記者生涯,拜網路之賜,不必在組織就可以做記者。⋯⋯從十年前的第1個點閱,十年後累積到218萬個點閱。十年、120個月、3,650天,一點一滴的累積,對我個人來說,實現了我成為獨立記者的小小目標。對台灣媒體環境而言,獨立記者也成為重要且不可或缺的存在!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