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卓新沙龍|林奐成|從難民營到氣候談判:特派的限時挑戰,以台灣視角書寫國際新聞
2024卓新沙龍|林奐成|從難民營到氣候談判:特派的限時挑戰,以台灣視角書寫國際新聞
Read More2024卓新沙龍|林奐成|從難民營到氣候談判:特派的限時挑戰,以台灣視角書寫國際新聞
Read More「越訪你會越小心,因為你會知道,人有很多面。」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舉辦2024卓新沙龍第三場「替你的深度報導上色賦魂—如何以人物特寫深化專題報導?」講座,邀請到簡竹書主講。簡竹書曾任職於《壹週刊》人物組,現為《鏡週刊》人物組副主任。在本講座中,她透過兩則報導分享她的報導動機與方法論,以及從多年採訪經驗中淬煉的採訪訣竅。
Read More當能訴諸的感官只剩下聽覺,要如何在競爭慘烈的媒體產業殺出重圍?當報導的議題艱澀沉重,該如留住你的聽眾?在卓越新聞獎基金會舉辦的卓新沙龍「聲音報導裡的變與不變」當中,《報導者》的Podcast《The Real Story》製作人詹婉如暢談自己選擇聲音報導的初衷、聲音敘事的布局技巧、新聞人的充電方式等,並且給有志新聞獎的同業們相關建議。
Read More卓越新聞基金會舉辦2024年卓新沙龍系列講座,首場邀請TVBS資深文字記者、專題製作人王心喬,以「短影音當道,深度專題的契機與危機」為題演講,分享製作深度新聞的心法與挑戰。
Read More2023年12月28日 | 卓越新聞電子報
當提到到蝙蝠時,大家除了會浮現電影《蝙蝠俠》的主角身影,可能還會想到躲在洞穴中真實蝙蝠;而在《伊索寓言》中的蝙蝠則是一種想要當鳥類、也想要當獸類的兩面動物。本次卓新沙龍的主講人陳良榕,就以「蝙蝠型記者」自居。
Read More由卓越新聞獎基金會主辦的2023年卓新沙龍來到第三場,講者為《商業周刊》主筆鄭郁萌,其以前科技部部長陳良基與妻子王素梅的專訪〈親愛的憂鬱症家人〉,獲得2022年卓越新聞獎「特寫新聞獎」。本次講座鄭郁萌以〈有些故事只有你能寫出來——人物採訪的情與境〉為題,分享她從業20年來,撰寫人物專訪的經驗與訣竅。
Read More「對受訪者有意義的事,對讀者未必有意義。」
2023年第二場卓新沙龍的主題是「一張財報到媽的多重宇宙—小記者到採訪主任14年財經媒體路」,卓越新聞獎基金會邀請到2022年以〈真假ESG面面觀〉榮獲「財經新聞獎」的《今周刊》副總編萬年生主講,並由基金會執行長邱家宜主持。萬年生除了分享他14年的新聞心路,更分享財經記者的養成心法。
Read More從事國際新聞記者10多年,第一次要真正步入戰地。這是相振為從事記者以來,內心最為衝擊的一刻。
相振為透露,為了進到烏克蘭,事前花了將近一個月時間申請採訪證。即使申請通過了,採訪過程依舊限制重重,甚至在安全上更是一大顧慮,想購買保險也處處受限——挺進烏克蘭的過程,可謂相當艱辛。
Read More「很多人怕自己被當成『工具人』,但我覺得被當工具也沒什麼不好」,相振為鼓勵大家正向思考,「就是因為人家覺得你好用,你才會有更多的機會」。
不論是環太平洋軍演、川金會、香港雨傘革命,相振為都以國際資深記者的身份「位居第一線」。擁有多年採訪經驗的他,不只親臨現場實地報導,更曾立下許多創舉。
2022卓新沙龍最終場,邀請公共電視「新聞全球話」製作人暨主持人黃明明主講,她曾獲2021年卓越新聞獎「新聞節目獎」殊榮,黃明明以其在電視新聞業界多年的經驗,分享在大眾多透過網路接收新聞資訊的數位時代,傳統電視新聞如何因應觀眾逐漸流失的現況,找到轉型的新出路。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