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劉昌德

總統大選期間的假訊息防治:台灣做對了什麼?

台大新聞所舉辦論壇「總統大選期間的假訊息攻擊與台灣社會因應之道報告發表暨論壇」,其中的第一場為報告發表,邀請到台大新聞所教授兼所長洪貞玲、國防大學新聞系教授傅文成、政大新聞系教授劉昌德、台大新聞所助理教授蔡蕙如共同主講。內容包括:2024大選中的假訊息樣態、大選期間公民團體與媒體如何回應假訊息,以及大選假訊息的挑戰對國內外之啟示。

Read More

《人選之人》怎麼播?公視舉辦公眾意見交流會

黃銘輝:「公共電視確實就是很多的束縛,而這個束縛是為了三個字:『公共性』」

為了電視劇《人選之人》是否應該延播的議題,公視破天荒地舉辦了「《人選之人—造浪者》公視如何播?公視公眾意見交流會」,邀請四位引言人一同討論,包括:劉昌德、黃銘輝、范琪斐、林錫輝,並由公視新聞部製作人陳信聰擔任主持人。其間除了引言人不同立場的言詞交鋒,線上及現場參與者的發言也十分踴躍。

Read More

世界盃收視不如預期 觀眾對運動轉播無感 媒體應致力打造運動媒體產業鍊

2022 年卡達世界盃足球賽完美落幕,在台灣又成功掀起一波「世足熱潮」。不論是日韓爆冷擊敗歐洲強權、摩洛哥挺進四強,或是梅西(Lionel Messi)與姆巴佩(Kylian Mbappé)的世紀對決,精彩瞬間都深植球迷心中。

取得新媒體轉播權的中華電信日前公佈收視數字,總觀看人數突破 3,800 萬、廣告營收較上屆成長 5 倍;就連運動彩券的銷售額也創下史上新高。不過反觀同樣取得轉播權的華視,收視表現卻不如預期,甚至與上屆相比「下滑一半以上」——這中間,到底出了什麼問題?難道單純只有「電視媒體式微」那麼簡單嗎?

Read More

媒體淪為平台下的「數位佃農」 傳播學者:應建立平台與新聞業者間的合理分潤機制

數位平台改變了媒體產業生態,媒體業者為了推播內容被迫受到演算法宰制。政治大學新聞系教授劉昌德形容,現在的數位平台有如內容市場的「地主」,內容產製者則成了「數位佃農」,要改變「地主」與「佃農」的不平等關係,應讓平台跟業者間的議價更透明,或用課稅的方式成立公共基金、再公平分配給新聞媒體,才能讓內容產製的工作者獲得合理的報酬。

Read More

【台大新聞所「新聞產業與平台責任」論壇】數位平台崛起 紙媒近10年營收減半 學者盼推公平議價模式

當今數位匯流的時代下,跨國數位平台如 Facebook 和 Google 等,其在資訊服務、內容流通與廣告資金等方面,皆扮演日漸重要的角色,也影響傳統新聞產業的內容產製與營收模式。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舉辦「新聞產業與平台責任」論壇,首度公布由媒體公會與學界合作的「數位平台對出版業新聞媒體之影響」調查報告,並邀請產官學各界代表,討論新聞產業與數位平台間的議價模式與相關政府政策。

Read More

政大傳院Media Talks|孫窮理×胡慕情×劉昌德|記者獨立之路 荒蕪或盛開

政大傳播學院「Media Talks系列講座」在5月5日,以「記者獨立之路,荒蕪或盛開」為主軸,邀請《焦點事件》創辦人孫窮理、《鏡文學》文化組採訪主任胡慕情分享獨立記者的經驗談,以及在後臉書時代下,媒體的挑戰與發展,並由政大新聞系教授劉昌德老師擔任主持人,因應國內COVID-19本土疫情升溫,講座以線上方式舉行。

Read More

林麗雲X陳幼臻X陳奕儒X魏杏芳X劉昌德|社群媒體的新聞生態與平台責任–透過「減租」和「公共化」 打破社群平台巨擘不公平競爭 讓新聞重見曙光

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三十週年「重建新聞、鞏固民主:台灣新聞業的危機與轉機」研討會,邀請產、官、學界代表進行一系列座談,探討現今新聞業面對的挑戰與可能轉機,其中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委員、新聞所教授林麗雲主持「社群媒體的新聞生態與平台責任」A組第四場次,邀請Google台灣公共政策資深協理陳幼臻、Facebook台灣公共事務部協理陳奕儒、公平交易委員會委員魏杏芳,以及政治大學新聞系教授劉昌德與談。

Read More

劉昌德|媒體有事嗎? 媒體與惡的距離!

前陣子火紅的公視戲劇《我們與惡的距離》造成廣大的迴響,媒體的結構、環境等因素導致媒體背離專業、貪婪嗜血。新聞記者成為眾人口中的腦殘記者,有些媒體更因為自己的立場影響新聞專業。究竟是什麼樣的因素讓媒體淪落至此?國史館4月18日邀請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劉昌德教授,與長輩們展開一場對話,探討台灣新聞環境現況以及觀眾如何與惡保持距離。

Read More

卓越新聞電子報

為讀者報導新聞媒體最前線,追蹤所有重大新聞演講活動現場、探索新聞媒體浮動的疆界!

我們也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