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公共性

《人選之人》怎麼播?公視舉辦公眾意見交流會

黃銘輝:「公共電視確實就是很多的束縛,而這個束縛是為了三個字:『公共性』」

為了電視劇《人選之人》是否應該延播的議題,公視破天荒地舉辦了「《人選之人—造浪者》公視如何播?公視公眾意見交流會」,邀請四位引言人一同討論,包括:劉昌德、黃銘輝、范琪斐、林錫輝,並由公視新聞部製作人陳信聰擔任主持人。其間除了引言人不同立場的言詞交鋒,線上及現場參與者的發言也十分踴躍。

Read More

胡元輝|我們需要一場公共想像運動!

在公共思維高度匱乏的台灣,的確,我們很難想像公共媒體的功能與價值。1927年,全世界第一個公共廣電系統BBC正式誕生之際,該協會的總經理雷斯(John Reith)曾經宣示:「我們已致力建立公共服務的傳統,並將廣電服務完全轉換為對人類的服務。」誠然,公共媒體對人類文明與社會發展影響至鉅,我們還能容忍台灣成為公共失落的島嶼嗎?就請大家共同攜手,推動一場公共想像運動,一場盛大且全民參與的公共想像運動!一起來「想像公共」,也一起來普及「公共想像」!

Read More

田育志|收視率掛帥,我們與新聞的距離?

劇中普吉島疑似發生爆炸、上司頻頻質疑:「別台都播成這樣了你還在查?要贏就是要快啊!」也讓宋喬安在幾經思考後,決定為了收視率而緊急插播這則尚未經過證實的消息。作為女主角,劇情的敘事視角自然都是繞著宋喬安打轉;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戲劇中那些一味在乎收視率的媒體經營高層雖是配角,但在現實的新聞產製過程中,他們才是導致新聞為了搶快而失真的罪魁禍首。

Read More

王維菁|媒體說的新聞自由,是我們要的新聞自由嗎?

在這樣的情況下,新聞自由真正需要保障的主體,新聞工作者的獨立性與新聞產製自由,卻在所有權權威的壓制下只能噤聲不語,蒼白且無力。此一新聞自由狀況正猶如台灣今日新聞媒體之現狀,媒體老闆將新聞自由扭曲為個人政治企圖的宣傳與工具,並強力抗拒來自公民社會或政府之監督。

Read More

李志德|只討論「尺度」,足夠嗎?—當我們討論媒體社媒小編時,我們討論的是什麼?

上述兩篇專文作者都是非常資深的電視工作者,也在公共電視工作多年。在同一個議題上,筆者沒有更好的想法補充。而是希望從另一個角度進入這個議題:當我們討論公視社媒時,只討論「小編的尺度」足夠嗎?台語台小編引發的風波,只是「嘲諷得適不適宜」的問題嗎?

Read More

劉昌德|被「誤殺」的台語台小編

但是網路使用者的分眾特色、以及所有人都可以輕易上手互相溝通的社群平台,使得帶有立場的分眾媒體,與非專業自居的平等互動,才能達到社群經營與流通資訊的目的。媒體粉專如果以過去菁英姿態做之君做之師的教訓網友,就像遺臣在清朝入關後還堅持要穿明朝服飾與髮型,那就只能「留髮不留頭」、在社群媒體中消失無蹤。

Read More

馮賢賢|公視撿到槍,會用嗎?

馮賢賢(資深媒體人)編按:農曆年前,公視台語台一系列的Facebook貼文引起網友熱烈迴響,也引起媒體圈熱議貼文內容是否得當。這些討論,本身涉及對公視、媒體公共性的不同想像,也觸及了社群媒體崛起多時,...

Read More

卓越新聞電子報

為讀者報導新聞媒體最前線,追蹤所有重大新聞演講活動現場、探索新聞媒體浮動的疆界!

我們也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