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建三|傳播政策2024:兩年串連 一年推廣
現在,媒改社與關注民主的人仍可努力,或許願意開始共謀,規劃未來三年的重要工作,提出「2024傳播政策」?這是量力而為,也是策進自勉。容請提出拋磚引玉的想法,暫以「兩年串連,一年推廣」,說明如後:串連有心人,眾志成城擘劃「2024傳播政策」⋯⋯
Read More現在,媒改社與關注民主的人仍可努力,或許願意開始共謀,規劃未來三年的重要工作,提出「2024傳播政策」?這是量力而為,也是策進自勉。容請提出拋磚引玉的想法,暫以「兩年串連,一年推廣」,說明如後:串連有心人,眾志成城擘劃「2024傳播政策」⋯⋯
Read More對媒體產業觀察者而言,這個數字夠得上「千呼萬喚始出來」,因為同行們可能都想知道,以精打細算著名的黎智英,在開風氣之先跨入付費訂閱的領域時,會端出什麼樣的訂價策略,從而描繪出一個網路媒體運營生態重要的參考案例:
一位主流媒體經營者,對付費訂閱抱著什麼樣的期望?它是一套長久可恃的制度嗎?它將如何改變網路媒體的生態?
記得三年前去挪威公視學習社群媒體,當時挪威公視也很自豪他們開始將新聞上中文字幕,這樣他們的報導可以服務多少億華人。可是短短三年後,他們也不必費心了:因為網路可以自動翻譯。除非他們對某些新聞極為重視用詞是否恰當,又或者是從他們的媒體播送,那就得找專家編譯。要是一般民眾只想略知大概,光是翻譯軟體,就已經很夠用。
Read More台灣至今仍然沒有一個足以代表國家的國際頻道,這是一塊等待央廣去填補的空缺,因此強化央廣的國際性格,就成為我們發展台務的重要方針。我提出「網媒化」、「影音化」、「強化外語內容」三大轉型主軸,希望透過重建官網,重視社群平台經營,增聘央廣過去並不具備的影音製播人才,推動外語影音內容製作等作為,將央廣從過去傳統中短波的純聲音媒體,蛻變為以網媒型態為主,兼具影與音的多語新媒體。
Read More用手機收聽或收看節目,在今天看起來實在沒甚麼稀奇,但在2007、08年那個時代,央廣可說是媒體的領頭羊。在那個年代,雖然網路廣播已經不是甚麼新鮮事,但都是使用個人電腦收聽,而不是今天大家所熟悉的行動載具。
Read More美國家庭廣播電台是全美最大的私人宗教及國際廣播電台,負責人康平先生是建築商人出身,後來以傳播福音為職志,堅信2012年將是世界末日的預言。美國家電與央廣的合作始於1981年,委託央廣用短波向中國傳播福音內容。在我2006年初任總台長時,雙方合作的金額已經達到每年新台幣五、六千萬元之多,是央廣最大的單一客戶,也是央廣最重要的自籌款來源。可是對待如此重要的客戶,過去央廣只是在他來訪時,給予熱情的接待,卻不曾有人拜訪過他。於是我決定,要親自到舊金山拜訪這位超級客戶。
Read More2006年11月,一個偶然的機會使我受邀出任中央廣播電台的總台長,負責經營這個老牌的國家電台,這是我第一次出任總台長,也是央廣成為國家電台至今,史上第二年輕的總台長。總台長的角色其實就是電台的委任經理人,就像是企業的總經理或執行長(CEO),承董事會(資方代表)之命,負責經營管理整個電台。
Read More在新媒體時代,觀眾收視群體分散,各國媒體都面臨前所未有的競爭,於是怎樣吸引觀眾變得很重要;然而吸引的意義是什麼?在商業電視是為收視率,在公共電視則是為了更適切的回應社會關於各種資訊服務需求,而且有效顧...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