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昀|時代浪潮下,新的傳播政策典範在哪裡?
近十年,傳統新聞業受到網路衝擊,收入下降;另一方面,網路發展也帶動新型態媒體的興起。究竟,面對急速變動、日新月異的傳播科技,我們應該如何應對?什麼樣的傳播政策,能夠保障並提升整體的媒體環境,進而保障媒體提供公共討論的本質,維護民主社會的發展?
Read More近十年,傳統新聞業受到網路衝擊,收入下降;另一方面,網路發展也帶動新型態媒體的興起。究竟,面對急速變動、日新月異的傳播科技,我們應該如何應對?什麼樣的傳播政策,能夠保障並提升整體的媒體環境,進而保障媒體提供公共討論的本質,維護民主社會的發展?
Read More現在,媒改社與關注民主的人仍可努力,或許願意開始共謀,規劃未來三年的重要工作,提出「2024傳播政策」?這是量力而為,也是策進自勉。容請提出拋磚引玉的想法,暫以「兩年串連,一年推廣」,說明如後:串連有心人,眾志成城擘劃「2024傳播政策」⋯⋯
Read More「現場有想過未來不往傳統法律發展,做些不一樣的事情的人,可以舉個手嗎?」「⋯⋯還滿多的。」同婚專法通過前夕,台北下著滂沱大雨,立院外民眾屏氣凝神地等待歷史時刻降臨;畢業於台大法律系的華視新聞部經理黃兆徽與寄身於媒體法律之中的柯萱如律師兼主持人,也在台大法律學院講堂落座,各就其位。同時,黃兆徽也時不時拿出手機監看著來自各路人馬的工作回報,包括華視記者全天候駐守在立院回傳的報導。⋯⋯
Read More特約記者/廖家慧 文化部草擬的《公共媒體法》,有人認為是公視發展的新契機,但也帶出背後諸多待探討的問題(攝影/廖家慧)...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