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假訊息

認識中國:抵禦認知作戰的根本之道

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舉辦「媒度Salon」系列講座,本場主題為「媒體x國防:新聞自由vs全民國防,認知作戰下該有什麼媒體素養?」,邀請黑熊學院院長沈伯洋主講。沈伯洋指出現代戰爭蓄意模糊戰時與平時的特性,並介紹中國如何在這樣的灰色地帶中操作輿論,進而闡明我國反制的關鍵,就在於對中國的深刻認識以及共同體意識的建立。

Read More

更難破解的錯假訊息:AI可能如何影響2024美國總統大選?

美國總統大選將在2024年到來,然而回顧自2016年以來,錯假訊息以社群媒體平台為載體,病毒式迅速擴散、使美國社會分歧加劇、極化,種種現象與影響在大選之際最為劇烈,如今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的進步更使得製造假訊息、操縱內容的成本愈低而識讀難度拉高,不難預見AI勢必會在2024大選中成為侵蝕民主的利器——AI對閱聽人、對新聞工作者、對事實查核機構所帶來的具體挑戰是什麼?又可能如何左右2024美國大選?

Read More

以哈戰爭假訊息席捲網路世界 馬斯克改造的推特成為重災區

2023年10月7日清晨,控制巴勒斯坦加薩走廊的激進組織哈瑪斯(Hamas)突襲以色列,點燃以哈衝突的煙硝。戰場上砲火猛烈,網路世界也不平靜。大量屠殺、屍體、濺血的影像在社群平台迅速蔓延,反映民眾急切地想知道最新消息,但許多資訊未經查證、混雜了錯誤內容,閱聽大眾形同陷入數位戰場的迷霧,尤其以X平台(前稱:推特)最嚴重。

Read More

自媒體當道 獨立媒體尋求生存之道

《焦點事件》與永樂座書店合辦「都什麼時候了,還在搞媒體?」座談,邀請《焦點事件》總編輯孫窮理與永樂座書店店長閻孝和共同主講,並由《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記者楊鵑如擔任主持人,探討在資訊流通大量依賴臉書等網路平台的情況下,「網紅」與「媒體」之間的界線究竟在何處?作為一個媒體,又有那些必須堅守的原則?

Read More

抖音—認知作戰的高速公路

曾柏瑜:「沒有人承認自己被假訊息騙。」

認知作戰的情況在台灣到底有多嚴重?抖音在其中又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台灣公共策益舉辦座談「抖音一響父母白養?假訊息與認知戰真的很嚴重嗎?」,邀請到陳方隅、曾柏瑜、黃兆年、林穎佑、董思齊共同與談,並由台灣韜略策進學會副秘書長吳瑟致擔任主持人,探討認知戰與假訊息對台灣的影響。內容包括:抖音的各種危害、個資外流的嚴重性、因應認知作戰的方式等。

Read More

劍橋大學開發「假訊息敏感度測驗」 兩分鐘測出媒體識讀能力

「聯合國報告指出,左翼極端主義對世界造成的損害比恐怖主義更大。」
「新研究指出,伊波拉病毒是由美國核武測試所引起。」

這是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學者開發的「假訊息敏感度測驗」(Misinformation Susceptibility Test,簡稱MIST)中的題目,此測驗經過為期兩年多、共有 8000 多名受試者的實測證實其信效度。透過閱讀 20 個新聞標題並判斷其真偽,只要兩分鐘的時間,就能測出自己辨識真假新聞的能力,以及是否容易被假新聞欺騙。

Read More

在鑼鼓喧天的資訊戰中酣睡

「當中國用錢來買輿論、買世界、買大家想法的時候,我們用什麼抵抗?我們一個是用民主抵抗,一個用自由抵抗。」

台灣勵志協會舉辦講座「中國威權滲透對台灣新聞自由的影響」,邀請到前台北市議員,同時也是資深媒體人的簡余晏主講。內容包括:不實訊息的新路徑、台灣的國際宣傳方向、相關立法之阻力等。

Read More

卓越新聞電子報

為讀者報導新聞媒體最前線,追蹤所有重大新聞演講活動現場、探索新聞媒體浮動的疆界!

我們也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