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屆卓越新聞獎不分媒體類藝術與文化新聞獎|精準新聞視角賦予本土新意義 《報導者》本土文化溯源專題獲獎
《報導者》製作團隊楊惠君、張子午、余志偉、黃世澤的作品〈亡國感下台灣主體藝文的追尋與迴聲〉,榮獲第22屆卓越新聞獎不分媒體類藝術與文化新聞獎。《報導者》本屆為二度得獎,去年以作品〈新台漫時代─在日漫韓漫夾擊下,如何走出自己的路?〉獲獎。
Read More黃子明說,不論是現在的香港,或是戒嚴時期的台灣,參與社會運動的抗爭者對於媒體紀錄的影像,其實都抱著一定程度的擔憂,恐怕這些影像成為日後當權者清算的工具。因此,在台灣早期的街頭運動裡,群眾攻擊攝影者是非常普遍的狀況。
Read More「有那麼多人持續在拍,台灣有這麼多事情發生,⋯⋯請問大家記得哪一位台灣的紀實攝影家?」鐘聖雄質疑:「到底是我們這一輩的攝影記者做得有夠爛,所以大家不記得,只記得以前的東西,還是紀實攝影已經是一個不被需要的東西,落伍了過時了?」他說,今天之所以定下這個題目就是想要去回答這個問題。
Read More在如今網路盛行的年代,各式資訊快速風傳,為了抓住喜新厭舊的人們目光,媒體轉往追求更多的視覺刺激,而相較於靜態平面照片,具備視聽效果、且能完整還原事件的影片又更具優勢。再加上自媒體的興盛,令人不禁想探問:在目前社會中,新聞攝影存在的意義與價值究竟為何?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