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同團體操作輿論讓民眾認知失調 政府需有監控立法機制保障數位人權
台灣是資訊戰中深受影響的國家之一,若在選舉期間,帶風向或是假訊息的流言更是滿天飛。尤其在近年「生成式AI」的興盛之下,網路輿論變得更容易被操弄,台灣該如何進行抵禦?民主體制是否又會遭受新一波威脅?
Read More2024年03月21日 | 卓越新聞電子報
台灣是資訊戰中深受影響的國家之一,若在選舉期間,帶風向或是假訊息的流言更是滿天飛。尤其在近年「生成式AI」的興盛之下,網路輿論變得更容易被操弄,台灣該如何進行抵禦?民主體制是否又會遭受新一波威脅?
Read More政大傳院Media Talks邀請《報導者》副總編輯劉致昕與《鏡週刊》資深記者黃驛淵,以「輿論製造時代的政治記者與真相」為主題,各自分享自身經歷。
黃驛淵在下半場分享其政治記者的經驗,以及解析網軍的操作體系。演講一開始,黃驛淵呼應講題,「記者的工作其實就在做輿論製造。」他認為,在輿論製造的時代,從「真相」轉變到「資訊」,中間受到很多角力的影響,網軍只是一部分,還有記者、公關、行銷、政府、黑道、幕僚、企業⋯⋯等等的參與。英國作家Virginia Woolf 曾說:「一切不曾發生,直到它被描述。」這句話從學生時代到成為政治記者,一直放在他的心中。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