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社群媒體

胡元輝|當社群媒體業者遇到「皮諾丘」

2016年以來,全球處理假新聞的經驗具體顯示,若無民間與政府的壓力,網路與社群媒體平台不會願意採取今天已經採行的作為。同樣的,若無足夠的關注與壓力,這些以商業利益為主要考量的平台業者亦不會落實它們對付假新聞的作為。舉例言之,Google所擁有的YouTube最近從印度開始實驗對抗假新聞的新作法,當使用者搜尋的題材可能是假訊息時,就會自動跳出一個資訊欄,展示事實查核機構所做的相關查核,很顯然的,若非印度的假新聞帶來壓力,YouTube不會這麼「看重」印度。

Read More

劉昌德|被「誤殺」的台語台小編

但是網路使用者的分眾特色、以及所有人都可以輕易上手互相溝通的社群平台,使得帶有立場的分眾媒體,與非專業自居的平等互動,才能達到社群經營與流通資訊的目的。媒體粉專如果以過去菁英姿態做之君做之師的教訓網友,就像遺臣在清朝入關後還堅持要穿明朝服飾與髮型,那就只能「留髮不留頭」、在社群媒體中消失無蹤。

Read More

國際傳媒/何鉅華|祖柏克拒絕聽證,英國下議院仍發布假新聞結案報告

下議院的數位、文化、媒體暨體育事務專責委員會(Digital, Culture, Media and Sport Committee, 簡稱DCMS Committee)在2月18日就專項調查發表了長達108頁的最終報告。報告中建議:社交媒體公司須對平臺上的內容承擔法律責任,新的操守準則將由技術專家制定,訂明在社交媒體上何謂可接受和不可接受的內容,而社交媒體亦須設有機制依照準則辨別和移除用戶所發佈的有害或非法內容。

Read More

莊迪澎專欄|新政府不得民心,前首相納吉社群媒體再領風騷

民調結果未必中肯,臉書人氣也未必等同實際受歡迎程度,但是納吉重新活躍於社交媒體和走透透,經各種媒體競相報導和社交媒體瘋傳後,確實營造了一股風潮。馬哈迪的政黨「土著團結黨」是從納吉所屬的政黨巫統分裂出來,都是靠操弄馬來人民族主義情緒和馬來人危機感存活的種族性政黨,兩者的基本盤此消彼長;因此,納吉風潮再現,馬哈迪陣營自然憂心忡忡。

不過,希盟各黨看待納吉的網紅現象的態度(例如,民主行動黨籍的國會下議院副議長倪可敏甚至嘲諷追隨納吉是一種病態和變態),反映出他們並未正視納吉晚近的言行之所以受到歡迎,是因為執政十個月來的施政已招致民怨,這恐怕才是希盟政府真正的危機。

Read More

馮賢賢|公視撿到槍,會用嗎?

馮賢賢(資深媒體人)編按:農曆年前,公視台語台一系列的Facebook貼文引起網友熱烈迴響,也引起媒體圈熱議貼文內容是否得當。這些討論,本身涉及對公視、媒體公共性的不同想像,也觸及了社群媒體崛起多時,...

Read More

卓越新聞電子報

為讀者報導新聞媒體最前線,追蹤所有重大新聞演講活動現場、探索新聞媒體浮動的疆界!

我們也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