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亞洲新聞專業論壇:綜合場|沒有自由的真相X沒有真相的自由
野島剛則從另一個角度切入,認為商業媒體的基礎是商業基礎,基於使用者付費的原則,閱聽者應該以行動支持好媒體,讓好的媒體不只能夠存活,而且能活得好。「我知道大家都期待媒體,但是這份期待中的一部分,用錢來換一下。」
Read More胡元輝說,在民主多元國家,不可能定於一尊,事實查核機制只是遏止假消息的一種可能。「與其說我們是要成立一個中心,不如說我們是在從事一個運動,也就是讓社會理解事實查核的意義跟價值;與其說我們在從事一個運動,又不如說,我們其實在為台灣民主化過程中出現的逆流作某種程度的消解與克制,也就是台灣民主的鞏固。」胡元輝邀請大家一起來思考這個問題:當民主國家的言論自由被濫用,該如何以不傷害言論自由,或傷害最小的方式,來達到公共傷害控制的目的?
Read More孟加拉《數位安全法》這項備受爭議的法律,目的在於控管網路犯罪,其中條文明列,媒體記者若在政府辦公地點秘密使用電子儀器,進行資料收集,將被控間諜罪,面臨至少7年、最多14年的監禁及罰款250萬孟加拉幣塔卡(BDT)至1000萬塔卡 (編註:約合新台幣91萬6452元至366萬5809元)不等⋯⋯
Read More「由國家所發起與支持的假新聞促進了刪除好友的現象,是導致社會分流的結果」⋯⋯假新聞主要是透過社群間傳播,故社群媒體上的假新聞現在是一個十分緊急的問題,若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現在必須停止去思考如何改善人們的媒體素養,進一步專注於思考該如何提升社交網絡對抗假新聞的能力。
Read More在一份最新揭露的臉書內部文件中提到,臉書曾對全球的政治人物,如前英國財政大臣 George Osborne等人進行施壓。臉書以承諾投資來要求政治人物為臉書反對資料保護法案。臉書針對數百名議員和監管者進行遊說,藉此試圖影響世界,影響所及的國家包括英國、美國、加拿大、印度、越南、阿根廷、巴西、馬來西亞,以及歐盟28個會員國。
Read More上述兩篇專文作者都是非常資深的電視工作者,也在公共電視工作多年。在同一個議題上,筆者沒有更好的想法補充。而是希望從另一個角度進入這個議題:當我們討論公視社媒時,只討論「小編的尺度」足夠嗎?台語台小編引發的風波,只是「嘲諷得適不適宜」的問題嗎?
Read More於是我從頭到尾聽了她的節目一遍。節目中,黃光芹扮演很稱職的主持人角色,讓韓國瑜闡述三個月在高雄市政的建設,然後在最後追問。在我看來,這是場很溫和、也很客觀的訪問,沒有咄咄逼人,也沒有設陷阱要韓國瑜跳(韓在政治江湖打滾三十多年,口才便給,思維敏捷,豈是如此容易跳陷阱之人?)新聞記者本來就有澄清疑點的責任,何況韓國瑜這三個月來,是沒有清楚交代他是否領表,是否參加總統選舉。比他銳利,咄咄逼人的記者太多了,美國最老牌深度報導「60分鐘」的記者,就比她凶悍太多。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