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社群媒體

黃厚銘|Metaverse:科幻文本即是未來社會學──人文社會科學的觀點

臉書(Facebook)執行長祖克柏(Mark Zuckberg)宣布即日起將公司名稱改為 Meta,並以建立具有虛擬實境技術特色的 Metaverse 為公司的下一階段目標。一時之間,Metaverse 成為媒體報導的焦點。但究竟 Metaverse 是什麼?跟過去的虛擬實境或擴增實境的技術有何不同?以及,我們該如何思考 Metaverse 的影響呢?

Read More

周傳久|歐洲新聞工作者社群媒體指南

由於多種社群媒體興起,歐洲許多傳統公共媒體面臨營運挑戰,不僅市場占有率,更重要的是公共服務功能與貢獻度。公共媒體(PSB)有自營社群媒體,可是從業人員除參與所屬媒體的社群媒體,也可能私人名義參與其他社群媒體,如何避免衝突,維持媒體和媒體工作者的公信力與專業形象,成為媒體營運重要課題,因而紛紛嘗試設立準則。

Read More

NPR 公布新道德政策 有條件允許記者參與示威運動

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ational Public Radio,簡稱 NPR)對其新聞道德政策提出整體性更新,闡明記者可以在現實生活或社群媒體上參與支持「人權自由與尊嚴」的活動。新政策不僅取消全面禁止「集會遊行和公共活動」的規定,也針對防止記者替爭議性議題辯護的模糊言語做出解釋。

Read More

在社群網路裡迷航:美聯社解僱案後,新聞業做好準備了嗎?

隨著社群媒體成為閱聽眾接收訊息、討論公共議題的場域,新聞業如何拿捏新聞工作者在臉書(Facebook)、推特(Twitter)等平台上的言論規範,是近年熱議的話題。然而,究竟新聞機構該如何在維持客觀性的前提下,既不過度干預記者的言論自由,又能保障全球員工的安全,是當前棘手的挑戰。

Read More

黃厚銘|疫情下自由與安全的愛恨交織

疫情爆發後,發表有關疫情或疫苗的文章往往立即遭遇粉絲退讚、臉友或粉絲因而減少的狀況。甚至有直接解友,或公開要求退讚,否則就予以解友的情形,黃厚銘認為,自由與安全這兩個互不相容的價值之間的愛恨交織(ambivalence),將有助於我們理解這些對立。而也只有了解這些對立背後的不同價值立場,才可能真正面對差異,再進一步尋求相互尊重或妥協的可能性。

Read More

依舊盛行的「假訊息流行病」:瘟疫蔓延一年後,這 8 國人民如何獲得 Covid-19 的新聞和訊息?🇬🇧🇺🇸🇩🇪🇪🇸🇰🇷🇯🇵🇦🇷🇧🇷

Covid-19 在全球大流行,假訊息也在全球傳播,各種虛假誤導性的新聞與訊息正四處流竄。路透新聞學院委託 YouGov 調查,對英國🇬🇧、美國🇺🇸、德國🇩🇪、西班牙🇪🇸、韓國🇰🇷、日本🇯🇵、阿根廷🇦🇷和巴西🇧🇷等 8 國的人民進行線上問卷調查⋯⋯

Read More

🇬🇧 英國 BBC 報導王室新聞的準則為何?

BBC 不只即時播報了英國愛丁堡公爵菲利普親王辭世,並透過電視、廣播及網路頻道對全國播放,且取消了週五晚間的戲劇與綜藝節目,改播預錄的菲利普親王逝世專題,此舉引起廣大民眾的反彈,甚至讓 BBC 收到英國電視史上最多的民眾投訴——將近 11 萬人透過 BBC 投訴系統表達不滿。⋯⋯

Read More

黃哲斌X杜奕瑾|從「葉黃素計畫」看社群媒體演算法與新聞業的未來

為了探尋新聞產業的未來,釐清社群媒體這波民主退化的浪潮中該負起的責任,卓越新聞獎基金會與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Taiwan AI Labs)共同主辦「葉黃素計畫對談」,由資深媒體人黃哲斌與台灣人工智慧基金會董事長杜奕瑾(Ethan)展開對談。

Read More

卓越新聞電子報

為讀者報導新聞媒體最前線,追蹤所有重大新聞演講活動現場、探索新聞媒體浮動的疆界!

我們也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