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大中|媒體的昨日、今日、明日(11):記者尊嚴的最後堡壘──事實
歷史上從沒有一刻像現在這樣那麼需要事實與真相。不僅僅是人類對事實與真相不再執著、不再尊重,更因為電子用品的普及,造成每個個別的人都可以自成一個媒體,在家做個體記者;更糟的是威權國家利用這種數位化的新科技,織成一個縛天大網。於是當代記者面臨的謊言比以往更嚴厲、更頑強也更難澄清。
Read More歷史上從沒有一刻像現在這樣那麼需要事實與真相。不僅僅是人類對事實與真相不再執著、不再尊重,更因為電子用品的普及,造成每個個別的人都可以自成一個媒體,在家做個體記者;更糟的是威權國家利用這種數位化的新科技,織成一個縛天大網。於是當代記者面臨的謊言比以往更嚴厲、更頑強也更難澄清。
Read More「你都如何尋找題材、如何設定議題及觀點呢?」
每當演講或收到對新聞寫作有興趣的年輕朋友來信,最常被問到的問題之一就是這個。這篇文章就是以自己的報導實務經驗,試著回答我設定議題的方法及過程。
一般來說,完成一個報導要經過五道程序:採集訊息、發現問題、研究議題、釐清觀點、設定議題。
Read More完成一篇報導有多個環節,其中「訪談」更是成功與否的關鍵。記者擬定報導計畫、選擇受訪者、提出訪綱、進行訪談、整理訪談內容、並擇要化為報導的一部分。每個環節缺一不可,而且準備愈充分就愈能從訪談中得到回饋。
訪談有各種形式,包括一對一的私下訪談、或在公開場合的提問,兩者性質不太一樣。⋯⋯
日本小說家村上春樹說:「所有創作行為或多或少都含有自我修補的意圖。某種程度是為自己而寫。」
雖然他寫的是虛構小說,但這句話套用到新聞報導也很適合。記者透過報導傳達自己的理念,某種程度也是為自己而寫。但跟小說有點不同,期待會多一點,而且超越個人,屬於公共性質,希望透過報導改變某些事情。⋯⋯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