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氣候變遷

讓全世界聽見亞馬遜:為COP30做準備,巴西本地獨立媒體要傳達屬於本地的聲音

將在2025年11月到來的第30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30),舉辦地點可說是對全球氣候問題的至關重要「戰場第一線」——巴西帕拉州(State of Pará)首府貝倫(Belém)。帕拉州位於亞馬遜河的河口,境內是廣大的雨林,生產熱帶作物,還有鐵礦、鋁礦等礦產,擁有地球上最豐富的生物多樣性。也就是說,COP30會在「地球之肺」亞馬遜雨林地區舉辦,與會的各國領袖,將在第一線親炙亞馬遜雨林對全球氣候的貢獻,也將感受亞馬遜雨林多年遭受濫墾的傷害。

Read More

地方媒體的力量:巴西亞馬遜地區廣播電台的社會與環境關注

在巴西的亞馬遜地區(Amazônia Legal),許多地方廣播電台積極報導氣候變遷、土地糾紛和社會不平等的相關議題,並為原住民與弱勢族群提供發聲平台。這些廣播電台還兼具訓練地方記者與領袖的功能。儘管面臨財務與政治壓力,許多媒體仍堅守社會責任。「亞馬遜媒體動態地圖」記錄了這些媒體的運作,突顯其對當地敘事與永續性的貢獻。

Read More

讓公民記者來填補加勒比海國家的環境報導落差

加勒比海的千里達及托巴哥共和國是一個特別容易受到氣候變遷影響的國家。海平面上升、降雨模式變化、越發嚴重的洪水,以及強勁颶風,不僅危及土地,還威脅到當地居民的生命安全。根據該國政府統計,超過70%的人口與81%的經濟活動集中於沿海地區,近年來的自然災害已迫使數千人流離失所,並造成數百萬美元的損失。

Read More

全球氣候變遷新聞面臨的挑戰與威脅

氣候變遷新聞學(climate journalism)已成為當代顯學,其原因相當簡單:全球氣候變遷是當下最迫切需要被重視的議題之一,正如娜歐蜜.克萊恩(Noami Klein)那本報導相關議題的書所揭示的,此刻地球與全人類面對的危機已到了「刻不容緩」的關鍵時刻。

Read More

媒體不當企業「漂綠」推手 讓永續發展議題融入民眾生活

台灣大學新聞所主辦「全球化、地方新聞與永續發展」論壇,假台大法學院霖澤館國際會議廳舉行。

論壇下半場以「 守護台灣—氣候變遷及永續發展」為題,邀請到蕭同茲先生文化基金會董事張瑞玲、願景工程基金會總監梁玉芳、三立《消失的國界》資深記者彭光偉,三位講者說明媒體對於永續發展的角色,並分享台灣媒體投入氣候變遷、農業再造等永續發展議題的實踐與挑戰。本場論壇由台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周桂田擔任主持人。

Read More

氣候新聞影響群眾態度與政策議程 新聞媒體發揮關鍵作用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於2022年11月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警告:「在通往氣候變遷地獄的快速道路上,我們正緊踩油門加速行駛。」於此關鍵時刻,遍布全球的新聞機構在氣候變遷的問責功能日趨重要。除了學者報告以外,各地發生的即時氣候災害新聞警醒世人當前危機的迫切性,從巴基斯坦的洪災、肯亞、索馬利亞和衣索比亞農作物歉收的蝗災,到歐洲國家熱浪的極端高溫等。

Read More

2022卓新沙龍紀實No.1|氣候報導不是只有冰山、北極熊! 劉光瑩:氣候和所有產業息息相關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舉辦「卓新沙龍」系列講座,邀請卓越新聞獎得主經驗分享。「卓新沙龍」首場由《天下雜誌》主編劉光瑩主講,以「氣候報導之路:從德國森林到花蓮深山」為題進行分享。劉光瑩指出,氣候變遷與各產業息息相關,並非只和冰山、北極熊有關;同時勉勵台灣讀者多關注氣候議題,支持媒體產出深度的氣候報導。

Read More

COP 26 會前會!BBC「氣候創意節」與會筆記(4):如何激發創新且永續的製作方式?

BBC 氣候創意節「從發電機到飛輪:BBC 工作室如何激發創新且永續降低碳排的最新技術和工具」這個講座,分享了許多 BBC Studios 如何在每年產出 2,500 小時節目的情況下,激發創新且永續的製作方式。而在講座「創意與透過 albert 低碳製作」中,筆者也透過影集《BANG》和《007:生死交戰》的創作者分享,看見官方認證的「低碳製作」能如何發揮創意並同時為環境盡一份心力。

Read More
  • 1
  • 2

卓越新聞電子報

為讀者報導新聞媒體最前線,追蹤所有重大新聞演講活動現場、探索新聞媒體浮動的疆界!

我們也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