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記者 請停止拯救民主
把自己變成政治活動家的記者,無意間會削弱民主機構。
2006 年,我在巴黎的《國際先驅論壇報》實習,有次我被要求換掉身上的T恤,因為上面印有畫作《吶喊》(The Scream),同時加上文字「又是布希?(Bush Again?)」。從這個事件可以發現,編輯部主管非常重視中立的職場態度,也可以發現記者一直以來偏左的職場生態,像是記者是公正的仲裁者,需要提出尖銳問題追根究柢、不畏懼也不偏袒特定一方。
Read More2025年02月18日 | 卓越新聞電子報
把自己變成政治活動家的記者,無意間會削弱民主機構。
2006 年,我在巴黎的《國際先驅論壇報》實習,有次我被要求換掉身上的T恤,因為上面印有畫作《吶喊》(The Scream),同時加上文字「又是布希?(Bush Again?)」。從這個事件可以發現,編輯部主管非常重視中立的職場態度,也可以發現記者一直以來偏左的職場生態,像是記者是公正的仲裁者,需要提出尖銳問題追根究柢、不畏懼也不偏袒特定一方。
Read More2025年02月11日 | 卓越新聞電子報
身處資訊爆炸、自媒體當道、新聞業利潤大幅縮減、大眾對主流媒體的信任度持續探底的年代,許多人開始對新聞工作的前景感到悲觀、或甚至是懷疑新聞工作本身的意義——不過,仍然滿懷熱情的美國新聞傳播科系學生,也就是接下來的新一代記者,對於職業未來依舊有著期待,新聞學者克里斯托夫.默格森(Christoph Mergerson)相信,他們會給予新聞業全新的想像。
Read More2023年10月11日 | 卓越新聞電子報
中央廣播電台成立95周年,舉辦台北、曼谷兩場國際論壇。9月18日台北場國際論壇先登場,主題為「疫後亞洲的展望:綜觀亞洲媒體生態變化:威權vs民主」,邀請台大新聞所所長洪貞玲擔任主持人,台灣外國記者會(Taiwan Foreign Correspondents Club)會長周浩霖(Thompson Chau)、《紐約時報》駐台記者儲百亮(Chris Buckley)、前路透社北亞區總編輯菲爾.史密斯(Phil Smith)與談,他們皆擁有駐亞洲國家的媒體工作經驗,分享對緬甸、中國、南亞、台灣等處的媒體觀察與分析。
Read More2022年11月17日 | 卓越新聞電子報
由台灣匯流研究學會主辦的「為台灣電視找出路:台灣電視新聞60年」研討會,邀請產界與學界的專家、教授,從電視新聞產業的理論、產業、環境三大面向,進行三個場次的對談。
理論場部分,由公廣集團董事長胡元輝擔任主持人,並邀請政治大學教授彭芸、台灣大學教授林照真、政治大學教授王亞維三位與談人,就各自的專業領域進行分享。
2022年08月24日 | 卓越新聞電子報
美國即將在2022年11月進行期中選舉,將改選聯邦眾議院全院(435席)、參議院三分之一席次(35席)與36州的州長,如果共和黨在期中選舉贏得聯邦眾議院或參議院的多數席次,民主黨恐面臨失去國會掌控權,甚至會使拜登在2024年選舉無法連任,其結果也將攸關美國的內政與外交走向,為了避免如2020年總統大選的爭議和國會大廈遇襲事件,美國媒體試圖挽救衰退的民主,但民眾真的意識到危險嗎?社會準備好迎接考驗了嗎?最後來看《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針對這次選舉做了那些改變。
Read More2022年06月10日 | 卓越新聞電子報
美國南北戰爭期間,美國南北戰爭期間,記者加里森(William Lloyd Garrison)主張廢除黑奴制度,在其出版的反黑奴報紙《解放者》(The Liberator)中支持當時美國總統林肯廢奴,加里森的親林肯立場得到了政府新聞補貼的支持,當時美國郵政署給予報紙郵資降低的補貼。
時至今日,美國新聞業並沒有得到太多公眾支持,在上個世紀,對期刊的郵政補貼大幅減少,而其他形式的公共補貼卻沒有補上,為了支持美國新聞業,立法者應該採取一種新方法:向美國民眾提供「公民新聞券」,以直接資助他們選擇的新聞機構。
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研究暨發展中心在政大新聞館一樓展演廳舉行「政大傳院 Media Talks」系列講座,在New Book 系列「新聞青年共讀會」特別場,邀請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羅世宏以「沒有新聞業,民主可能嗎?」為題,分析當今新聞業的問題與倡議構想。
上週刊登部分演講內容,這週繼續將未完的演講內容刊載完畢。
Read More隨著網路科技的發展,無以計數、不斷更新的媒體資訊宛如汪洋大海,將閱聽眾淹沒其中,然而民主卻未隨之更加茁壯,反而受到輿論操縱和假訊息的斲傷,新聞自由更面臨嚴峻考驗,此時相較於國際媒體或是全國性電視新聞,帶領人們回歸攸關每日生活公共事務討論的地方新聞媒體,反而成為治癒社會兩極分化、帶領社會重新團結在一起的可能。
Read More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研究暨發展中心在政大新聞館一樓展演廳舉行「政大傳院 Media Talks」系列講座,在New Book 系列「新聞青年共讀會」特別場,邀請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羅世宏以「沒有新聞業,民主可能嗎?」為題,分析當今新聞業的問題與倡議構想。
Read More2020年總統大選在即,針對已成為各政治陣營必爭之地的網路空戰戰場,天下雜誌特約記者邱學慈從2018選舉「韓流」中,發現特定活躍賬號在PTT上操作輿論的痕跡,她指出,這些操作的目的是讓討論進入主流媒體,只要議題擴散,這場仗已經打贏了。就算事後發現新聞有誤,對於各政治陣營的輿論攻防,大家也搞不清楚真相為何,更別說再花好幾天等待事實查核的結果。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