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艾俐|我含淚要他們退出新聞界⋯
前天打電話給我以前在汕頭大學的學生,她是極優秀學生,在學校各項成績都好,做我助理,堅定了從事新聞的志向,促進中國讀者知之權利。
學校畢業後8年,她跑了旅遊、管理、交通、經濟等路線,這一年特別氣餒,不是自己跑不好,是管制太嚴,鬱卒加窒息,希望出國讀書,他們都說,這兩年如不出國,以後可能更難出國了。
Read More2022年10月19日 | 卓越新聞電子報
前天打電話給我以前在汕頭大學的學生,她是極優秀學生,在學校各項成績都好,做我助理,堅定了從事新聞的志向,促進中國讀者知之權利。
學校畢業後8年,她跑了旅遊、管理、交通、經濟等路線,這一年特別氣餒,不是自己跑不好,是管制太嚴,鬱卒加窒息,希望出國讀書,他們都說,這兩年如不出國,以後可能更難出國了。
Read More於是我從頭到尾聽了她的節目一遍。節目中,黃光芹扮演很稱職的主持人角色,讓韓國瑜闡述三個月在高雄市政的建設,然後在最後追問。在我看來,這是場很溫和、也很客觀的訪問,沒有咄咄逼人,也沒有設陷阱要韓國瑜跳(韓在政治江湖打滾三十多年,口才便給,思維敏捷,豈是如此容易跳陷阱之人?)新聞記者本來就有澄清疑點的責任,何況韓國瑜這三個月來,是沒有清楚交代他是否領表,是否參加總統選舉。比他銳利,咄咄逼人的記者太多了,美國最老牌深度報導「60分鐘」的記者,就比她凶悍太多。
Read More「大雪天,幹嘛要往那個地方跑?」我的朋友問我。 遠見雜誌邀請我做專題報導,這是我近十年來重做馮婦,別有一番意義,這時是2017年12月中,我們想採訪台商到美國投資的利與弊。...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