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AI浪潮下 新聞業的機會與挑戰(上)
生成式AI在過去一年來對新聞業造成深遠的影響,為探討如何在使用這項技術的同時保有新聞的核心價值——真實與正確,台灣新聞記者協會與台灣新聞攝影協會在政大公企中心合辦「AI對新聞產業的影響」系列論壇。首場討論的主題是「生成式AI在新聞室的應用:實務案例分享與交流」。論壇的上半場,來自《READr+》的記者李又如、《中央社》媒體實驗室主任宋育泰,以及ETToday專題中心資深記者唐鎮宇,深入探討了AI在新聞業中的應用實例與面臨的挑戰。
Read More2024年08月27日 | 卓越新聞電子報
生成式AI在過去一年來對新聞業造成深遠的影響,為探討如何在使用這項技術的同時保有新聞的核心價值——真實與正確,台灣新聞記者協會與台灣新聞攝影協會在政大公企中心合辦「AI對新聞產業的影響」系列論壇。首場討論的主題是「生成式AI在新聞室的應用:實務案例分享與交流」。論壇的上半場,來自《READr+》的記者李又如、《中央社》媒體實驗室主任宋育泰,以及ETToday專題中心資深記者唐鎮宇,深入探討了AI在新聞業中的應用實例與面臨的挑戰。
Read More2024年01月4日 | 卓越新聞電子報
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舉辦講座「媒體X選舉:選前都不報,選後都跳票?選舉公報沒有告訴我們的事?」,邀請到《READr讀+》的數位專題製作人李又如,以及《關鍵評論網》(以下稱《關鍵》)的資訊圖表組主編林奕甫共同主講。兩位以「資料新聞」見長的媒體人暢談製做選舉專題的經驗談,也分享對於透過新聞讓台灣社會邁向更成熟民主的期許。
Read More卓越新聞獎基金會舉辦「2022數位敘事創新小論壇」,以線上會議的形式,邀請2021年卓越新聞獎「新聞敘事創新獎」入選的六件作品創作團隊,分享其專題的發想理念、製作過程及感想,也互相交流對數位敘事報導的觀察與看法。評選出這些「新聞敘事創新獎」優秀作品的五位評審也與會講評,以讀者視角分享這些新型態報導帶來的驚喜與啟發,並提出改進建議。
Read More“世界上你所能想到的事物,都能被量化、分類。 –台灣數據新聞推手 《天下雜誌》主編史書華”
在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三十週年「重建新聞、鞏固民主:台灣新聞業的危機與轉機」研討會的A組第三場「資料分析作為新聞技能」中,台大新研所副教授謝吉隆與《天下雜誌》主編史書華、《READr》記者、數位專題製作人李又如、《報導者》數據記者柯皓翔,以及政大傳播學院助理教授級專業技術人員李怡志等人,一同探討資料分析在媒體生態中的角色定位。
Read More「這是公視全新的嘗試。」
公視製作人卓冠齊表示,P#是公視嘗試各種創新的媒體實驗平台,選擇參與事實查核計畫時,是希望能讓大眾對媒體的看法,不再是要求「客觀中立」。她認為,媒體應該是致力於讓公民社會更透明、開放,讓人們彼此有溝通的可能,「媒體更應做到的是提供完整資訊,或許這是公共媒體未來更好的發展。」
「沃草想做具有即時性、又能吸引讀者的事實查核。」2013 年成立、致力於降低公眾參與政治門檻的公民組織沃草,本業其實並非事實查核,卻自 2018 年九合一選舉開始,挑戰製作市長選舉辯論會的線上即時查核,更在 2020 年總統大選時更進一步已可派員在現場問答環節時,即時提出查核結果來質問候選人。
Read More近年來,世界各國發現假新聞對民主社會的危害,投入大量心力來對抗假新聞,台灣受到假新聞的影響也日漸浮出檯面,加上科技發達,社群媒體的快速傳播力,更加深假新聞對社會大眾影響。⋯⋯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