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亞洲新聞專業論壇-Maria Ressa專題演講|警鐘敲響!四面楚歌的新聞業該如何突圍?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於5月28、29日舉辦線上《2022亞洲新聞論壇》,邀請2021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菲律賓獨立媒體《Rappler》創辦人瑪麗亞瑞薩(Maria Ressa),以「危城警鐘-被圍攻的新聞專業」為題,分享監控資本主義下,社群平台掀起全球資訊戰,遭受空前絕後威脅的新聞記者與民主,能突圍而出嗎?並由台灣亞洲交流基金會董事長蕭新煌擔任回應人。
Read More卓越新聞獎基金會主辦「2022亞洲新聞專業論壇」,在論壇首日下午的新加坡場中,主辦單位邀請新加坡獨立媒體《獨立網》創辦人暨顧問PN・巴爾吉(PN. Balji),探討新媒體時代的新聞倫理。巴爾吉直言,雖然新聞倫理現在受到政府與市場的挑戰,新聞業的危機部分其實來自編輯室內部,也就是媒體追求即時性而缺乏事實查證,導致公信力受損。巴爾吉強調應該找到優秀人才來做出好新聞,讓社會理解新聞存在的價值,才能讓新聞工作持續下去。
Read More加拿大卡爾頓大學一項調查報告顯示,加拿大新聞從業人員面臨嚴峻的心理健康問題。這些心理創傷一方面來自記者需要報導重大災害事件的職業特性,另一方面則是因為社交平台興起,網路上對記者的騷擾與攻擊日益嚴重。有鑑於這些攻擊行為恐影響新聞自由,加拿大廣播公司《CBC》率先推出多項措施,提供第一線記者所需的心理資源。
Read More新竹市輪胎行縱火案事件,在網路上看到一些聳動的新聞標題,我在自己私人的臉書感嘆這些無良媒體,但是在公領域中,若只是説說他們是沒有良心的媒體,或是跟網路留言一樣,咒罵喪心病狂、別人的小孩不是人嗎?記者沒有同情心嗎?記者沒有倫理嗎?下次問題還是會一再出現,因此,我想用比較長篇幅談談這些記者的工作環境與心理壓力,希望這個事件不要澆熄新聞傳播學院師生的理想,也不要淪為譏笑記者的話柄。
Read More英國監察警察機構日前在一個報告中將記者與極端主義分子相提並論,引起業界強烈抗議,監察機構終於承認失當,作出道歉更正。
事緣英國監察警察會(HM Inspectorate of Constabulary,簡稱 HMIC)在一個檢討警方貪腐問題的報告中,建議警務人員如有與記者打交道便須向上級呈報。警察作為公職及紀律部隊人員,此或無可厚非,但問題出在該項建議的行文竟為「警察任何跟記者與極端主義組織的關聯」,亦即將記者與極端主義分子相提並論,這便引起新聞界大表不滿。
Read More特約記者/蔡昕宸 編譯 採訪犯罪或災難事件時,應避免造成受害者二次傷害,這是新聞自律規範之一。日本朝日新聞「報導與人權委員會」(Press and Human Rights Committee,...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