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戰爭敘事

2025卓新沙龍紀實 No.3|記者如何穿越戰火與數位鐵幕?

今年的第三場卓新沙龍以「戰地目擊:資訊戰到全境監控,記者如何突圍?」為題,邀請以《緬甸煙硝》獲得2024年卓新獎國際新聞獎的獨立記者楊智強,以及入圍長篇深度報導,三立電視「消失的國界」資深記者彭光偉共同主講。兩位資深記者除了分享了在衝突地區採訪的寶貴經驗,更談及在「大宣傳時代」的記者自處之道,以及他們不斷以身犯險的動力來源。

Read More

以哈戰爭下 被新聞媒體抹去的加害者

2025年二月底舉行的全球數位人權大會(RightsCon)上,其中一場論壇「戰爭語彙:衝突報導中的語言與編輯責任」(Words at War: Linguistic and Editorial Responsibility in Conflict)聚焦探討新聞詞彙揀選在戰爭中的作用。與會者深入分析以哈戰爭的報導,強調傳統媒體與社群平台在用詞與編輯選擇上的偏差,如何邊緣化與噤聲巴勒斯坦的敘事。論壇呼籲尋求更公平、真實的報導衝突現場,避免語言成為政治壓制的工具。

Read More

誰的語言、誰的真相 台烏媒體如何轉譯戰爭敘事

2025年全球數位人權大會(RightsCon)在台北舉行,聚焦人工智慧、數位治理、開源技術於公民倡議的應用,以及對抗日益加劇的數位壓迫。在超過五百場論壇中,烏俄戰爭是關鍵議題之一。其中在「台烏媒體對話:在翻譯中守住每一句真實(Taiwan-Ukraine media dialogue: how not to lose anything in translation)」論壇上,邀集媒體、智庫與非營利組織代表,探討資訊爆炸時代下,媒體如何跨越語言、文化與政治藩籬,準確傳遞台灣與烏克蘭等地緣政治前線的真實處境,凸顯翻譯作為觀點詮釋與現實再造的關鍵角色。

Read More

卓越新聞電子報

為讀者報導新聞媒體最前線,追蹤所有重大新聞演講活動現場、探索新聞媒體浮動的疆界!

我們也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