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以「銳實力」進行認知操作 政治學者籲政府積極管制中國資金與資訊
政治大學國家發展所助理教授黃兆年指出,中國鋭實力利用台灣自由開放的市場進行資訊滲透,導致政治群聚與同溫層效應,甚至可能影響中間選民的投票行為,呼籲政府以公權力積極管制來自中國的資金與資訊。
Read More2023年02月16日 | 卓越新聞電子報
政治大學國家發展所助理教授黃兆年指出,中國鋭實力利用台灣自由開放的市場進行資訊滲透,導致政治群聚與同溫層效應,甚至可能影響中間選民的投票行為,呼籲政府以公權力積極管制來自中國的資金與資訊。
Read More2022年12月21日 | 卓越新聞電子報
由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所舉辦的講座「假新聞,在過去,也在未來」邀請中正大學傳播系教授管中祥,剖析自有人類以來就存在的假訊息,如何在社群媒體當道的時代,演化出新的面貌來挑撥人心、激化對立;並提出他認為可能的應處之道。
Read More2022年11月17日 | 卓越新聞電子報
距美國2022年期中選舉1個多月時,來自伊利諾伊州、22歲的格納特(Michael Gnadt)如同往常一般下班,到家後發現郵箱有一份《凱恩縣報》( Kane County Reporter ) ,上頭刊載了大量不實報導,包含殺人犯將無保獲釋,搭配了黑人男性臉部照片,並描述教師教導孩童成為跨性別者的虛構言論。
Read More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出現「不實訊息大流行」,突顯科學新聞的重要性。科學新聞是政府推動公衛政策的重要媒介,也是民眾理解防疫措施的管道。社群平台上大量的不實訊息不僅危害健康,更破壞民眾對科學的信任。過去許多學者將不實訊息問題歸咎於社群平台業者。但有時候,科學本身就是假訊息的來源。
Read More2022年06月30日 | 卓越新聞電子報
距離美國期中選舉不到半年,社交平台假消息傳播與政治廣告投放備受關注。臉書(Facebook)母公司Meta於5月23日表示,計劃在平台上與學者和研究人員分享更多政治廣告的相關數據資料庫,作為增進開放研究與透明度項目(Facebook Open Research and Transparency,簡稱FORT)的一部分。
Read More自教育部於2002年訂定媒體素養教育政策迄今,已歷20年,為因應迥異於以往的媒體生態,教育部媒體素養推動會決議撰寫符合新時代需求的媒體素養教育白皮書。針對這項教育政策,教育部委託中正大學於全台舉辦分區諮詢座談會,其中3/17的台北場於台大社科院梁國樹國際會議廳舉行,由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副院長劉慧雯擔任引言人,並由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執行長滕西華擔任主持人。
Read More政大傳院Media Talks邀請《報導者》副總編輯劉致昕與《鏡週刊》資深記者黃驛淵,以「輿論製造時代的政治記者與真相」為主題,各自分享自身經歷。
劉致昕以其著作《真相製造》提及的議題,將第一手採訪與關鍵實錄帶給讀者,並用三句話點出當今媒體環境的問題:
1. 數位出版科技的普及,讓建立不實內容變得更簡單。
2. 社群媒體讓發佈不實內容變得更簡單。
3. 社群媒體讓散佈不實內容變得更簡單。
《民主之眼》三部曲透過攝影記者的鏡頭,回望1980-2000
目前正在挖貝集資,希望將公播版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