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主流新聞媒體看重TikTok市場威力
中國短片社群軟體「抖音」自2018年推出以來,迅速冒起,除在中國短片應用程式市場中與騰訊的「微視」和快手科技的「快手」等爭霸之外,其國際版TikTok在國外更呈爆炸式增長,尤其在新冠疫情全球流行及今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後,更加走勢凌厲。其全球使用者在2021年已突破十億,英美的主流新聞媒體亦已紛紛加入平台,借以爭取和開拓閱聽人。
Read More中國短片社群軟體「抖音」自2018年推出以來,迅速冒起,除在中國短片應用程式市場中與騰訊的「微視」和快手科技的「快手」等爭霸之外,其國際版TikTok在國外更呈爆炸式增長,尤其在新冠疫情全球流行及今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後,更加走勢凌厲。其全球使用者在2021年已突破十億,英美的主流新聞媒體亦已紛紛加入平台,借以爭取和開拓閱聽人。
Read More英國監察警察機構日前在一個報告中將記者與極端主義分子相提並論,引起業界強烈抗議,監察機構終於承認失當,作出道歉更正。
事緣英國監察警察會(HM Inspectorate of Constabulary,簡稱 HMIC)在一個檢討警方貪腐問題的報告中,建議警務人員如有與記者打交道便須向上級呈報。警察作為公職及紀律部隊人員,此或無可厚非,但問題出在該項建議的行文竟為「警察任何跟記者與極端主義組織的關聯」,亦即將記者與極端主義分子相提並論,這便引起新聞界大表不滿。
Read More現今新聞傳播渠道多元多樣,而廣大受眾的喜好改變了嗎?還最重視什麼?看來我們一向奉為圭臬的金科玉律恆久不變,新聞傳媒只要恪守客觀公正,不偏不倚,仍會繼續受到觀眾讀者捧場。牛津大學路透社新聞學院為此委託做了研究,結果確認現今觀眾讀者還是十分重視媒體秉持客觀公正,並期望新聞報導要與觀點評論清楚區分,至怕你混為一談,含糊視聽。
Read More根據英國國家統計局(Office of National Statistics)進行的《勞動力調查》,在過去的三年中,英國在職新聞工作者的人數逐漸增多,現已達近 10 萬人。同時,新聞工作者有年輕化趨勢,而且一般學歷比前更高,而男女比例亦已開始轉為女性稍多。
Read More疫情肆虐年多了,也總有一天會過去吧!媒體從業人士怎看呢?英國《新聞公報》最近做了個調查嘗試找出答案,發現大多數人現在雖然已不那麼悲觀,但很多都認為未來日子縱使解封來臨,大家的工作方式都不回會到老樣子。這項研究很大程度反映了疫情如何改變了大多數人的日常生活。
Read More在網路時代下,報業經營生態大變,數位新聞大行其道。據英國《新聞公報》(Press Gazette)研究指出,經歷轉型數位化的英國報業,現今擁有權仍然高度集中,而且集中態勢持續。在報紙方面,英國三個億萬富豪家族——梅鐸、羅斯米爾和巴克萊控制著估計約 68% 全國性報紙發行量⋯⋯
Read More英國一項新的研究表明,三分之二的英國人表示疫情籠罩下使他們更加看重新聞業的貢獻;同時這種觀感在 35 歲以下的年輕人群尤為顯著,有 77% 的人表示,與危機前相比,他們更為倚重新聞工作者為他們採集可靠新聞和信息。
Read More相比之下,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信用卡購物付款,一般而言信用卡公司向商家對每筆交易只抽佣金 1~2% 而已,那麼看來蘋果不是太貪婪了嗎?美國的傳媒也有同類怨言,蘋果憑著在市場上獨特地位所開出的條件,正對數位內容業界能否繼續投資於高質素、可信賴的新聞和娛樂各個方面都帶來重大的影響。
Read More新冠病毒疫情肆虐未止,打亂各地經濟民生,也加速了媒體市場的變化。網上媒體比前更加興旺,紙媒加快萎縮,而電視新聞反而重受觀眾青睞,不但挽回近年一直滑落的收視跌勢,更刷新多年來的收視紀錄。
人們出不了門,要知最新消息,雖然網上資訊充斥,尤其是社交媒體上假消息多不可盡信,自然回歸一向可信度較高的電視新聞。
英國一個十口之家,夫妻都無就業,嫌政府提供的免租住屋太擠迫,想住大屋,找來所在地方的報紙幫忙宣傳,而倒頭來竟控訴大肆報導其事的 3 家全國性報章騷擾,結果在高等法院獲判敗訴。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