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查核:媒體素養的重要基石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的台灣』雖然是一句平凡無奇的話;但反過來想,如果人們看見的都不是真實,那台灣會是什麼樣子?」
媒體素養有著豐富多面的內涵,但其中最基本、也跟人民日常生活最相關的,可說是資訊真偽的辨別。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在台北「讀派」書店舉辦講座「媒體x素養:爸媽、孩子用媒體看什麼?親子共好的重要性」,並邀請到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資深教育專員陳柏樺主講。內容包括:查核工作在台灣社會遭遇的挑戰,以及媒體素養普及路上的困難險阻。
Read More2023年07月27日 | 卓越新聞電子報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的台灣』雖然是一句平凡無奇的話;但反過來想,如果人們看見的都不是真實,那台灣會是什麼樣子?」
媒體素養有著豐富多面的內涵,但其中最基本、也跟人民日常生活最相關的,可說是資訊真偽的辨別。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在台北「讀派」書店舉辦講座「媒體x素養:爸媽、孩子用媒體看什麼?親子共好的重要性」,並邀請到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資深教育專員陳柏樺主講。內容包括:查核工作在台灣社會遭遇的挑戰,以及媒體素養普及路上的困難險阻。
Read More2023年07月27日 | 卓越新聞電子報
在當今的數位時代,資訊的製造與傳播皆極為快速,事實查核也變得格外重要。美國杜克大學記者實驗室日前發布 2023 年的全球事實查核組織調查報告,其於 2014 年開始追蹤各國的事實查核組織,並於每年發布調查報告,今年已是第十年。
Read More2022亞洲新聞專業論壇由卓越新聞獎基金會主辦,以一系列的主題講座探討「社會危機下的新聞專業」,日本場題目為「日本主流媒體的缺失:缺乏查證意識使媒體喪失公信力,成為政府宣傳工具」,邀請日本事實查核組織《InFact》執行編輯、大阪藝術大學教授立岩陽一郎(Yoichiro Tateiwa)主講,並由日本《產經新聞》台北支局長矢板明夫(Akio Yaita)擔任回應人,該場次主持人是卓越新聞獎基金會董事、前政治大學傳播學院院長林元輝。
Read More卓越新聞獎基金會主辦「2022亞洲新聞專業論壇」,在論壇首日下午的新加坡場中,主辦單位邀請新加坡獨立媒體《獨立網》創辦人暨顧問PN・巴爾吉(PN. Balji),探討新媒體時代的新聞倫理。巴爾吉直言,雖然新聞倫理現在受到政府與市場的挑戰,新聞業的危機部分其實來自編輯室內部,也就是媒體追求即時性而缺乏事實查證,導致公信力受損。巴爾吉強調應該找到優秀人才來做出好新聞,讓社會理解新聞存在的價值,才能讓新聞工作持續下去。
Read More生活中充滿假訊息,但你會動手查核嗎?台灣事實查核中心2022年3月5日於台南文創園區舉辦「動手玩查核,假訊息out」工作坊,記者與民眾面對面傳授查核心法、萬用以圖搜圖工具、地圖街景、天氣光影、進階Google語法等查核工具。參與民眾驚呼,近期的烏俄之戰假影片利用Google搜圖就可以破案!還可以破解Netflix當紅影劇《Tinder大騙徒》、《創造安納》中假鑽石王子、假名媛的真面目!
Read More隨著網路科技發展,資訊傳播更加迅速,使內容不實或具誤導性的假訊息日漸氾濫。台灣事實查核教育基金會(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正式發布針對台灣社會的第一份「假訊息現象與事實查核成效」大調查,調查結果顯示有超過九成的受訪民眾認為,台灣社會假訊息猖獗、嚴重影響社會。
調查報告點出一個有趣現象,有近六成(58%)的受訪民眾認為自己受假訊息的影響不大,卻擔憂別人會上假訊息的當。民眾辨認假訊息的方式,除了與親友討論、聽專家分析,也會使用事實查核機制。
受訪的台灣民眾中,約有55%的民眾知道闢謠或事實查核機構,達60.6%的受訪民眾肯定這些民間闢謠與查核組織的公信力。受訪民眾中有四成三知道「台灣事實查核中心」,在這些民眾中,則有八成四認為此單位有公信力。
但民眾是否真正使用事實查核資源? 調查結果顯示從未使用過的比例超過一半、達57.2%,顯示各查核組織的推廣使用有進一步努力空間。
此外,民眾認為傳播媒體最有責任減少假訊息流傳,其次是政府官員、網路與社群平臺、製造或散播者。而有高達七成的民眾認為政府、科技公司應該限制假訊息在網路流傳,即使相關作為可能損害人民的言論自由。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