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屆卓越新聞獎|電視及網路(影音)類|深度報導獎——現場紀錄
影音類深度報導獲獎者為《聯利媒體股份有限公司》〈派遣工的正義─我不是你的免洗筷〉。
記者以強烈的反差訴說著原住民族電視台的主播和記者,竟是沒有年資累計、沒有勞健保、也沒有婚喪產假的承攬工,踢爆政府外包員工的醜陋真相,讓觀眾一路看下去有強烈的不捨與敵愾。但在記者鍥而不捨地追蹤報導之下,原民台決議將全數承攬工納為正職,其他部會也紛紛效法,充分發揮媒體第四權的功能。⋯⋯
2019年12月6日
影音類深度報導獲獎者為《聯利媒體股份有限公司》〈派遣工的正義─我不是你的免洗筷〉。
記者以強烈的反差訴說著原住民族電視台的主播和記者,竟是沒有年資累計、沒有勞健保、也沒有婚喪產假的承攬工,踢爆政府外包員工的醜陋真相,讓觀眾一路看下去有強烈的不捨與敵愾。但在記者鍥而不捨地追蹤報導之下,原民台決議將全數承攬工納為正職,其他部會也紛紛效法,充分發揮媒體第四權的功能。⋯⋯
2019年12月6日
廣播類深度報導獎由《竹科廣播股份有限公司》〈IC積體電路˙燦爛六十〉脫穎而出。
該報導節目造訪台灣IC產業發展階段各個關鍵人物,除分析成功要素外,同時點出在面對中美貿易戰、全球市場變遷和市場挑戰之際,台灣應如何妥善因應。節目製作嚴謹,企劃綿密,訪問具專業性,同時也帶出可聽性。⋯⋯
2019年12月6日
文字類深度報導由《報導者》〈病床邊的照護危機:一年660億住院看護需求,誰來把關? 〉系列報導獲得獎項。
本報導關注醫院照護員的問題進行全台醫學中心看護大調查,揭露19家醫學中心有13家將看護工作外包,回饋金也在數百萬間。醫院看護經濟規模每年大約661億,如此龐大的陪病經濟卻是醫療體系中無人把關的巨大黑洞。看護品質收費標準不一,不僅是病家沉重的負擔,照服員也淪為非典型的就業邊緣人。⋯⋯
2019年12月6日
影音類調查報導由《公共電視》〈森林生死路〉獲得獎項。
本作品從更長遠宏觀的角度報導台灣所面臨的環境議題,提供民眾思考森林對台灣的環境影響,報導團隊進駐台灣各個重要的林木園區實際調查探訪台灣森林所面臨的諸多問題。報導角度豐富、受訪對象多元、資料充實完整,且報導角度有助於提供民眾與相關單位深思看似非立即性,但卻有巨大影響的環境議題。⋯⋯
2019年12月6日
今年文字類調查報導由《蘋果日報》〈GPS臥底追蹤資源回收黑幕〉奪得。
本報導採取極具創意的調查手法在回收物裡裝置GPS追蹤器,循著GPS軌跡進行長達4個月的追蹤與調查,檢視台灣回收體系的黑幕,是相當有巧思的調查報導,其中互動性圖文設計更屬難得。⋯⋯
2019年11月29日
拿下電視及網路影音類國際新聞獎的是客家電視台,作為一個客語節目,他們獲獎的專題也是關注他國的母語經營和發展狀況-《伊比利半島的母語戰》。⋯⋯
Read More2019年11月29日
端傳媒在《巨龍與陰影:一帶一路專題》上展現了流暢的互動式頁面技術,輔以數據圖表的方式,獲得本屆卓越新聞獎平面及網路(文字)類國際新聞獎。⋯⋯
Read More2019年11月29日
電視及網路影音類的獎項由台視新聞台以《航向天際 福衛七號發射全紀錄》的高難度馬拉松式同步台北、新竹、美國的連線報導奪下榮譽。⋯⋯
Read More《民主之眼》三部曲透過攝影記者的鏡頭,回望1980-2000
目前正在挖貝集資,希望將公播版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