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C決議處分節目廣告化電視節目,並籲請媒體加強自律

  NCC表示,E 娛樂頻道97年4月25日14時30分播出「生活新話題」,係推介「轉骨方」產品,其內容藉由提供相關資訊推介特定產品,表現出媒體為特定商品宣傳之意涵,致廣告未與節目區分,已違反衛星廣播電視法第19條第1項規定:「節目應維持完整性,並與廣告區分。」該會依其違法情節等級及過去3年受裁處紀錄,決議各處罰鍰新臺幣120萬元。(來源: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新聞稿) 我們需要瞭解媒體。媒體就是環境、就是文化!歡迎訂閱「卓越新聞電子報」! 歡迎您訂閱...

Read More

要權益、要參與、要公器:社會各界對中時資方的「三要」連署

一、要保障勞工權益   中時集團資方近年來大力轉向投資廣電媒體,於此同時卻對中國時報社一再進行不當裁員,不但造成中時員工勞動權益受損,同時更使其內容品質受到衝擊而損害讀者 權益。媒體內容之優劣繫於其員工表現,而員工表現好壞則受其勞動條件極大影響,故保障勞工權益便是保障讀者與社會之公共利益。因此,我們呼籲中時員工全面加入工會,中時資方應與工會簽訂保障勞工權益、維護媒體品質的團體協約。 二、要落實產業民主...

Read More

「傳媒與教育」電子報試刊第二期發刊

  其次「中時裁員」專題關心媒體人的工作權,在大環境不良與媒體經營者壓迫下,新聞工作者長期以來不願意參與工會運動,無法以集體力量爭取自身權益,導致工作權不保。   其他電子報重點還有,廣播不能說的秘密專欄帶你看節目廣告化問題;名嘴的語言暴力議題,如何與國小教科書內容結合,成為社會科課堂上可以討論的教案。詳細電子報內容,歡迎免費訂閱。 免費訂閱網址:https://feja.org.tw/modules/evennews/...

Read More

香港浸會大學研討會徵稿

  傳播科技在二十一世紀的革命性發展不僅改變了世界的傳媒景觀,還挑戰了許多經典的傳播理論概念。面對嶄新的傳媒環境和傳媒教育新任務,香港浸會大學明年五月將舉辦一場「傳媒與青少年的健康成長」的學術會議,為健康教育及媒體素養尋找新的研究方向。   因應會議討論主題,即日起對外先徵求相關論文投稿,只要研究宗旨符合本次會議關心方向,亦即,傳媒與自我形象 (理想的身體形象、美麗的迷思、身分認同的建構),傳媒與健康...

Read More

北京大學新聞研究會成立九十週年學術研討會

  90年前以北京大學為首的「新聞學研究會」,聚集了當時社會知名之士,倡議研究新聞學,反映了那個時代、那時候社會「進步人士」的觀念, 認為報紙是促進國家社會現代化的工具。     當時北大校長蔡元培在會上講了話, 強調報業的重要性。現場的與會人士中,有人建議北大成立新聞系。蔡元培雖然體認報業與現代化之間關係密切,但他覺得新聞是一種專業技術, 不是學問,所以不宜在大學設系。     新聞學研究會的活動持續了三年。日後北大零零星星開設了一些新聞學課程...

Read More

中華傳播學會年會於淡江大學召開

  除一般論文發表,並針對公廣集團未來、族群電視台發展、媒體素養教育、兩岸傳媒規管機制異同、華人傳播研究、以及傳播與青少年次文化之互動等當前重要傳播研究領域安排座談場次。...

Read More

人權觀察組織發行「北京奧運採訪手冊」

  知名維權人士胡佳於今年四月被中國當局以「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判刑三年六個月,這項引起國際人權組織嚴正關切的判決,依據的是胡佳所寫的五篇文章以及兩次接受外國媒體採訪的報導。人權觀察組織媒體部門主管Minky Worden表示:「希望前往北京採訪的各國記者除了報導奧運場上的新聞外,也能盡其所能地告訴讀者當今中國複雜的現況,但是要能在不危及工作伙伴、消息來源及自身安全下做到這點,就必須有充分的準備,希望這本小冊子能發揮作用。」...

Read More

《民主之眼》三部曲透過攝影記者的鏡頭,回望1980-2000年台灣民主運動最真實的現場。

目前正在挖貝集資,希望將公播版送進校園,讓下一代也能看見、理解台灣走過的歷史。

募資連結:https://wabay.tw/projects/eyesondemocracy

卓越新聞電子報

為讀者報導新聞媒體最前線,追蹤所有重大新聞演講活動現場、探索新聞媒體浮動的疆界!

我們也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