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網路碰上性別-理解兒少在網路上的性化,才有溝通的可能

特約記者/廖家慧 網路時代,各社群媒體上經常會涉及性別暴力議題,舉凡復仇式色情、私密影像外流等問題,對於當代的成人或是青少年都會造成多重且難以抹除的傷害。10月6日下午,婦女救援基金會副執行長白智芳以及政大傳播學院副教授方念萱,一同分享面對當代的兒少,應該如何去理解與溝通,如何透過前端的教育與經驗分享,讓數位時代的性別教育發揮更好的效果。 為何而拍? 理解才有溝通的可能...

當網路碰上性別-早熟,卻又延後獨立自主年齡的兒少

特約記者/廖家慧 網路時代,各社群媒體上經常會涉及性別暴力議題,舉凡復仇式色情、私密影像外流等問題,對於當代的成人或是青少年都會造成多重且難以抹除的傷害。10月6日下午,婦女救援基金會副執行長白智芳以及政大傳播學院副教授方念萱,一同分享面對當代的兒少,應該如何去理解與溝通,如何透過前端的教育與經驗分享,讓數位時代的性別教育發揮更好的效果。 政大傳播學院副教授方念萱以知名網紅製作影片引發爭議,以及常見的復仇式色情為例,開啟網路時代性別議題的討論(廖家慧/攝影)...

「內容農場」教案/鄭智仁

「內容農場」教案大綱 一、 教案編寫人:台北市南湖國小鄭智仁老師 二、 教學時數:90分鐘 三、 結合領域:社會 四、 配合教科書內容: 康軒版國中社會三下,第三單元 全球化與國際社會,第1課 科技發展與科技倫理 五、 對應能力指標: 8-3-1 探討科學技術的發明對人類價值、信仰和態度的影響。 8-3-2 探討人類的價值、信仰和態度如何影響科學技術的發展。 8-3-3 舉例說明科技的研究和運用,不受專業倫理、道德或法律規範的可能結果。 六、 主題:擾人的「內容農場」不該再被分享(PPT) 七、 新聞本文:...

網路直播要注意/賴慧玲

一、活動名稱:網路直播要注意(設計者:賴慧玲) 二、配合年級、科目:國小高年級以上 三、活動所需準備的材料:各種網路直播內容 四、活動簡介與目標: 直播或稱實況轉播、即時轉播,是指電視、電台等傳播媒體節目的錄影與廣播同步進行的動作。過去,直播的技術與媒介掌握在媒體手中,現在只要利用社群網站、直播app,網路一開每個人都可以直播身邊的大小事。然而直播所見的內容就代表全是真的嗎?任何事件都要直播嗎?直播可能有哪些問題呢?…本活動希望親子透過生活中常見的直播內容思考直播衍生的問題。 五、活動說明:...

「過濾氣泡」教案/鄭智仁

「過濾氣泡」教案大綱 一、 教案編寫人:台北市南湖國小鄭智仁老師 二、 教學時數:45分鐘 三、 結合領域:社會 四、 配合教科書內容: 康軒版國中社會三下,第三單元 全球化與國際社會,第1課 科技發展與科技倫理 五、 對應能力指標: 8-3-1 探討科學技術的發明對人類價值、信仰和態度的影響。 8-3-2 探討人類的價值、信仰和態度如何影響科學技術的發展。 8-3-3 舉例說明科技的研究和運用,不受專業倫理、道德或法律規範的可能結果。 六、 主題:過濾氣泡(PPT) 七、 教學目標:...

「網路人格權」教案大綱/鄭智仁(台北市萬芳國小老師)

「網路人格權」教案大綱 一、 教案編寫人:台北市萬芳國小鄭智仁老師 二、 教學時數:40分鐘 三、 結合領域:社會 四、 配合教科書內容: 康軒版國小社會六上,第二單元「憲法與政府」,第一課「基本權利」 南一版國小社會六上,第三單元「法治與生活」,第一課「自由與規範」 翰林版國小社會六上,第四單元「法治你我他」,第二課「只要我喜歡?」 五、 對應能力指標:     6-3-3具備生活中所需的基本法律知識。...

「當我們Line在一起」教案大綱/賴慧玲

「當我們Line在一起」教案大綱  一、 教案編寫人:賴慧玲 二、 教學時數: 40分鐘 三、 賴慧玲適用對象: 國小高年級以上 四、對應媒體素養指標:  1-3-3認識傳播科技,並學習使用的禮儀與法律規範。  3-4-3檢視媒體內容中置入性行銷的形式,進而判斷其影響。 五、媒體素養教學設計說明與目標:...

「你Facebook上癮了嗎」教案大綱/林佳儀

  「你Facebook上癮了嗎」教案大綱 一、教案編寫人:政治大學媒體素養研究室   林佳儀 二、結合年級:國中、高中 三、結合領域:健康 四、教學時數:50分鐘課程 五、對應媒體素養能力指標: 3-1 反思個人的媒體行為 六、主題說明: (PPT) 根據2015年底的調查結果報告,臉書Facebook目前是台灣低頭族的最愛,每月活躍用戶數達1700萬,將近台灣總人口的74%,總連網人口的9成以上。(何英煒,工商時報)  ...

「無紙化時代的來臨?」教案大綱/賴慧玲

「無紙化時代的來臨?」教案大綱 一、 教案編寫人:賴慧玲 二、 教學時數: 40分鐘 三、 適用對象: 國小高年級以上 四、對應媒體素養指標:  1-2-1    指出不同媒體及其內容的特性。 五、媒體素養教學設計說明與目標:  數位科技進步,校園學習越來越強調e化。E化學習看似未來趨勢,然而不同的學習載 具呈現不同的學習方式,也帶來不同的問題。因此本教案活動希望學生透過個人經驗、多元思辨分析與自身相關的學習議題。 六、主題:無紙化時代的來臨?(PPT) 七、新聞來源及文本:...

卓越新聞電子報

為讀者報導新聞媒體最前線,追蹤所有重大新聞演講活動現場、探索新聞媒體浮動的疆界!

你也可以在這些地方找到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