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沉浸式體驗、用數據資料推薦用戶內容 NHK活用新科技

日本放送協會NHK放送技術研究所副所長岩城正和在2022公共電視國際研討會中,向與會觀眾分享NHK因應數位轉型的技術開發。他強調,從過去以電波播放獨佔式內容的形式變成現在的網路傳播模式是很大的轉變,每個國家都面臨類似的數位轉型挑戰,在此之中數位最大的武器就是「數據」。他強調:「我們要透過內容製作來累積數據、活用數據。」

走在沒有保護網的推特鋼索:記者對新聞編輯室社群媒體政策的反應

記者們愈來愈依賴如臉書和推特等社群媒體平台來追求閱聽人的參與,閱聽人也認為這對改善新聞在公眾的知名度和可信度是必要的。

記者們了解到,透過社群媒體與閱聽人互動會帶來個人和職業的風險,也就是可能遭受政治偏見指控、酸民的攻擊、人肉搜索和人身安全的威脅,這對於女性和有色人種的記者特別嚴重,彷彿正在「推特上走鋼索」,不得不使用社群媒體來建立他們對工作的意識和信任,又要擔心這麼做的同時會遇到的風險。

孩童與假訊息的距離 我們該如何防範與因應?

台灣媒體充斥大量的假訊息,根據瑞典哥德堡大學2021的V-Dem(Varieties of Democracy)報告,台灣已連續九年蟬聯「假訊息」冠軍,為全球最常受假訊息攻擊的國家。

台灣政府自民國111年起,將投入經費117億元,目標讓全國中小學全面推動數位精進計畫,達到「班班有網路,生生有平板」,此政策的目的為加強學生數位科技應用能力,但若孩童們使用不當,反而會造成反效果。

兒童Podcast崛起 親子共讀的新選擇

疫情期間,為降低群聚感染之風險,許多企業開啟居家、遠端工作模式。學校、安親班等教育機構亦停課,開啟遠端授課模式,讓孩童的在家學習。不過,當孩子待在家的時間越來越多,家長的壓力亦是越來越大,不僅要張羅家裡的大小事、幫孩子複習作業,還必須兼顧自己的工作。

考量到孩童成長期間不宜過度使用3C產品,許多家長開始收聽Podcast,盼能找到陪伴孩童的聲音節目,讓孩童以好玩、有趣的方式吸收到新知識,並維持在持續學習、專心的狀態。Podcast搖身一變,成為家長帶小孩的新神器!

吳崑玉|政治記者如何贏得採訪對象的尊敬?

雖然也曾在媒體任職,但此生大多數時間都在做政治幕僚,因此採取一個「反覘」的角度,來談談政治人物和幕僚眼中的記者。在許多人眼中,政治記者多是特定政治人物的放話管道,其實這是錯的,據我的觀察大多數政治記者仍是就事論事的報導者與評論者。

陳裘德XIrvin PekmezX甯卉|引發波黑國家級問責風暴的中國呼吸機,我們的跨境合作調查

你知道一篇跨境調查報導被推送到手機前,需經歷多少波折?跨境調查報導到底有什麼特別之處?它的出現為新聞行業帶來哪些啟發與挑戰?端傳媒特約記者陳裘德、巴爾幹調查報導網絡波黑記者 Irvin Pekmez,與端傳媒國際組主編甯卉對談。希望讓讀者了解跨國調查報導如何促成、協作,他們怎麼透過跨境合作抽絲剝繭,揭開呼吸機亂象的面紗,一步步逼近真相。

李志德|在媒體速食化的年代,談「非虛構寫作」

曾經一度在台灣發展鼎盛,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報導文學」,為何倏忽沒落、乏人問津?又是在什麼樣的契機之下,重新回到公眾視野?台灣新聞記者協會舉辦「新住民媒體識讀講座」,邀請到《鏡文學》副總編,同時也是台灣新聞記者協會常務委員的李志德主講,介紹「非虛構寫作」的歷史源流、興衰起落、寫作態度以及「讓受訪者吐露真心」的採訪策略。

張鐵志X蔡瑞珊|《VERSE》:以文化為核心,書寫屬於當代台灣的詩歌

2020 年 8 月,全新的混種文化媒體在台灣誕生。《VERSE》以文化為核心,但不只書寫藝術、生活風格等狹義的文化,更討論公共議題,探索價值理念與社會趨勢,也剖析創意產業的商業策略。如果將每期雜誌、每篇報導都視為詩歌的一個段落,如同「VERSE」的原意——韻文、一節詩或是歌曲,那麼,這份刊物可謂譜出一首屬於當代台灣的詩歌。

卓越新聞電子報

為讀者報導新聞媒體最前線,追蹤所有重大新聞演講活動現場、探索新聞媒體浮動的疆界!

你也可以在這些地方找到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