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特王妃照片修圖 引發新聞倫理爭議
英國凱特王妃(Catherine, Princess of Wales)於3月10日發表與三個小孩的合影,祝福母親節(大齋期的第四個星期日)假期愉快,照片釋出後掀起輿論狂瀾,核實後發現合照經過編輯,包含法新社、路透和美聯社等通訊社撤回照片。在當前AI生成圖片氾濫的背景之下,引發照片「修改」新聞倫理爭議。
傳媒一週:2024/03/15~2024/03/21
※ 立委開直播? 記者截取畫面報導 國會新聞同質性太多|銘報|20240315
※ 網紅行銷亂象多 公平會:不實代言最高罰2500萬|經濟日報|20240319
※ 基本法23條立法通過 香港媒體人:風險壓力增但沒想過放棄|中央社|20240319
國際傳媒:2024/03/15~2024/03/21
✎ PRESS GAZETTE 英國《新聞公報》|20240315
‘Not a podcast app’: New York Times Audio exceeds one million downloads
不僅僅是Podcast:「聽的」《紐時》下載量突破百萬
The app is only available to New York Times news and all-access subscribers.
美國媒體真的越來越左嗎?《經濟學人》嘗試用數據驗證
美國政治兩極分化愈趨嚴重、裂痕愈加明顯,在2024總統大選年,美國新聞業迫切需要檢視自身、換回閱聽眾的信任,然而公眾對媒體信任度降低早已是自1990年代以來的長期現象,《經濟學人》指出對媒體信任度下降的現象在美國保守派閱聽人當中尤其嚴重,原因之一是共和黨多次公開指責主流媒體存在「自由主義偏見」(liberal bias),認為其因自身自由派立場,而未對保守派公平看待及給予評價——然而,這種說法本身也很難去公正評估,因為在不同立場之下,一方眼裡的事實,往往容易被另一方視為意識形態作祟。
協同團體操作輿論讓民眾認知失調 政府需有監控立法機制保障數位人權
台灣是資訊戰中深受影響的國家之一,若在選舉期間,帶風向或是假訊息的流言更是滿天飛。尤其在近年「生成式AI」的興盛之下,網路輿論變得更容易被操弄,台灣該如何進行抵禦?民主體制是否又會遭受新一波威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