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爾瓦多記者協會因《外國人代理法》被迫流亡 人權觀察:該法目的是噤聲揭弊者
薩爾瓦多記者協會(APES)於2025年10月1日宣布,由於《外國人代理法》要求接受外國資金的組織必須在政府註冊,不遵守規定者將會被處以巨額罰款,該協會將因此被迫流亡海外,並決定把法律登記地轉移至中美洲地區另一個暫不願透露名稱的國家。這是APES在其超過80年的歷史中,首次迫於情勢而必須在薩爾瓦多境外運作。
2025卓新沙龍紀實 No.4|距離拉遠之後的回望 是否更加清晰?
2024年的卓新獎中,有三件回顧式報導獲得肯定:榮獲特寫新聞獎的〈太陽花一念十年:運動記憶與回聲〉、入選特寫新聞獎的〈白紙抗議一週年:火焰不再、溫度猶存〉、以及入選新聞敘事創新獎的〈六四35周年專題:天安門廣場上的對話〉。
今年的第四場卓新沙龍便以「記憶與遺忘的角力、詮釋的拉扯—新聞如何回望歷史現場?」為主題,邀請這三則專題的重要參與者——《端傳媒》台灣報導主任許伯崧與香港記者張泰格共同主講,內容包括:回顧式報導的視角設定、小團隊的資源配置、以及在中國進行報導的挑戰。
傳媒一週:2025/10/10~2025/10/16
※ 日本政府要求OpenAI尊重動漫版權,Sora 2面臨合法調整|mashdigi|20251016
※ 對付「不聽話媒體」,五角大廈出狠招!川普政府重新定義採訪權,主流媒體集體反抗:寧丟記者證、也不當川普的傳聲筒|風傳媒|20251014
※ 第二十四屆卓越新聞獎入選名單|卓越新聞獎基金會|20251014
國際傳媒:2025/10/10~2025/10/16
✎ The Hollywood Reporter 美國雜誌《好萊塢報導》|20251015
YouTube Just Ate TV. It’s Only Getting Started
YouTube 吞噬了電視 而這才剛開始
During the past 20 years, the Google-owned YouTube has slowly — then rapidly — become a dominant force in media, the hub for a wide array of genres, from talk and comedy to food and unscripted fare. But the bigger prize for the video platform would be to take over the other hours people are spending on their TV sets, and there are signs that YouTube is close to a breakthrough there.
拉美新聞自由危機:900多名記者流亡海外 部分被迫轉行
數據指出,自2018年至2024年,至少有913名來自15個拉丁美洲國家的記者被迫離開家園,尋求異國庇護,以保護自己與家人的安全。許多人甚至因此放棄了新聞專業,轉行謀生。
《被迫流離的聲音》(Displaced Voices)是由哥斯大黎加大學、新聞自由組織Fundamedios和智利迪亞哥波塔萊斯大學共同完成的報告。這份報告指出,這些流亡記者的數字代表著拉丁美洲民主體制的一道「公開傷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