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潔平|一箭穿心的調查報導鍊成術
「在採訪前,你對自己的角色理解是什麼?與對方彼此間的關係理解是什麼?」香港資深記者、公共討論平台 Matters 創辦人張潔平提出幾個疑問,建議採訪者應在訪問前應想清楚,因為採訪並不等於跟人聊天,「採訪是有目的性的」,她說,「但是是功於功利,而非私利。」⋯⋯
田中靖人|台灣的 5 年 10 個月:對媒體環境的觀察與建議
我深信新聞報導的自由是民主主義的基石。台灣民眾雖然常批評「台灣的媒體太過自由了」,但台灣新聞報導的自由度確實可以跟世界誇耀。這是在二次大戰後歷經長久的一黨獨裁體制下,許多前人先進一起努力得到的勝利成果。如果真要說有問題的話,我認為並不是「太過於自由」,而可能是一部分的媒體將「自由採訪」一詞使用上犯了錯誤。⋯⋯
國際傳媒:2020/05/22~2020/05/28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20200521
🔗2019 Diversity and Inclusion Report
Here is The New York Times’ diversity report for 2019.
傳媒一週:2020/05/22~2020/05/28
✅女摔跤手遭網路霸凌輕生日本政府擬修法管制|寰宇新聞|20200527
✅維基媒體將制定行為準則解決社群霸凌和騷擾等行為|iThome Online|20200527
✅疫情加劇廣告衰退 澳新聞集團停發逾百家報紙|中央社|20200528
三重打擊下史無前例的媒體危機:澳洲 2019 年至今 157 家新聞編輯室停業!
今年五月初澳洲的 Buzz Feed News 關閉成為當地媒體界的大新聞,事實上自 2019 年初以來在澳洲已有 157 家新聞編輯室暫時關閉或永久停止業務,面對媒體數位化長久以來的衝擊,許多媒體承受巨大壓力,然而 2019 年以來的森林大火,加上 2020 年開始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媒體環境面臨更艱鉅的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