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焦慮中茁壯的世代:最年輕的一代記者將給予新聞業全新的想像
身處資訊爆炸、自媒體當道、新聞業利潤大幅縮減、大眾對主流媒體的信任度持續探底的年代,許多人開始對新聞工作的前景感到悲觀、或甚至是懷疑新聞工作本身的意義——不過,仍然滿懷熱情的美國新聞傳播科系學生,也就是接下來的新一代記者,對於職業未來依舊有著期待,新聞學者克里斯托夫.默格森(Christoph Mergerson)相信,他們會給予新聞業全新的想像。

傳媒一週:2025/01/17~2025/01/23
※ 公視董監事審委名單 羅國俊蕭旭岑翁秀琪陳東升入列|中央社|20250118
※ 川普就職後美媒大調整 傳CNN和NBC News將裁員|中央社|20250123
※ 世界各國的公共媒體每年有多少預算?英、日、美、韓等國公視的經費從哪來|地球圖輯隊|20250122

國際傳媒:2025/01/17~2025/01/23
✎ Semafor 新聞網站《Semafor》|20250120
Inside the tug-of-war between AI and news publishers
人工智慧與新聞出版商之間的拉鋸戰
The key Washington lobbying group for news organizations and publishers is gearing up for legal action against a maj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ompany that it believes has been egregiously copying publisher content to power its large language model.

2025新聞業轉型關鍵 「無障礙新聞」時代來臨
隨著2025年的到來,新聞網站的無障礙性(accessibility)或稱可及性,在新聞界討論度越來越高。無障礙的新聞網站是什麼呢?生活中的無障礙設施包括無障礙坡道、導盲磚等,協助身心障礙者行動;在新聞業,無障礙新聞意味著能讓障礙人士更容易讀取、接收新聞資訊的內容措施。2023年一月,美國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就開設了一個全新的無障礙工程師職位,專責提升新聞網站的無障礙性。

觀眾回到客廳沙發看電視 串流平台、Podcast重塑媒體消費
以往人們在電視機前守著節目和新聞播出時間,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的快速普及之後,徹底改變了大眾閱聽習慣,隨時隨地以行動裝置看影片成為主流。如今新的影音消費模式再次重塑觀看體驗,越來越多人「回歸」到客廳的舒適沙發,用電視收看影音串流平台和網路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