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卓新沙龍紀實 No. 3/林靜梅|現場的美德——即時新聞的原生、採集與肉搏
林靜梅之所以能當記者 20 年,是因為喜歡未知感,不喜歡一成不變的生活,「坐不住又很喜歡湊熱鬧,本質上是大嬸性格,用在新聞就是『新聞魂』」。當記者很難預期會遇到什麼事,只要一遇到就開始熱血起來,「雖然跑了 20 年,但我還是很瘋狂」,這樣的新聞魂一輩子刻在她的骨子裡。⋯⋯
國際傳媒:2021/07/30~2021/08/05
🗞 THE FINANCIAL TIMES 金融時報*|20210804
✅ Veteran journalist flees ‘white terror sweeping’ Hong Kong
資深記者逃離 「白色恐怖席捲」香港
Veteran Hong Kong broadcaster Steve Vines has fled the Chinese territory for the UK because of a “white terror sweeping” the city that was making journalism a high-risk occupation.
傳媒一週:2021/07/30~2021/08/05
✅ 端傳媒宣布將總部撤離香港 遷往新加坡 稱編採方針不受影響|BBC中文網|20210803
✅ 網路遊戲遭中國官媒喻新型毒品 《王者榮耀》成眾矢之的|新頭殼newtalk|20210803
✅ 抓網路影音侵權!有線協會籲非法業者斷金流、斷網路|ETtoday新聞雲|20210805
梁東屏|什麼是好的國際新聞(1):亞洲只有日本媒體稱得上國際媒體
我自己的記者生涯長達 36 年,其中 34 年是駐外,比一般的台灣記者更有機會接觸到日本記者,我自己的經驗是,如果以東方媒體來說,日本的媒體才稱得上是國際媒體,世界上任何角落也都見得到日本記者的身影。我第一次碰到日本記者,就是在自己也沒想到的地方——古巴首都哈瓦那。⋯⋯
費恩斯|奧運熱 鄉民名嘴大開講 為何不能「讓專業的來」?
2020 東京奧運雖然因疫情延宕一年舉行,但或許是因為沒有時差、也可能是因爲本屆台灣選手表現優異,因此掀起了台灣奧運狂潮。也許有人困惑,為什麼討論奧運,會去邀請真正的「圈內人」體育記者的節目卻是極少數?又或是,為什麼體育記者不自己當起網紅名人,在網路上發表更深入且專業的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