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傳媒:2021/09/24~2021/09/30

國際傳媒:2021/09/24~2021/09/30

🗞 DIGIDAY 美國數位媒體《數位日報》|20210927
✅ Publishers boost climate change coverage as the issue takes the world stage
氣候變遷議題站上世界舞台 各大媒體爭相報導

U.S. print coverage of the issue was down 0.2% and TV coverage decreased 10% in August 2021 compared to the previous month. It’s unclear how coverage is defined — including whether it includes full stories on the topic or only mentions.

read more
傳媒一週:2021/09/24~2021/09/30

傳媒一週:2021/09/24~2021/09/30

✅ 反對聲浪不斷,臉書暫停打造兒童版 IG|iThome|20210928
✅ 鏡電視新聞台初審過關 NCC 最快 10 月審查|中央社|20210930
✅ 挨批箝制新聞自由 南韓執政黨撤回「假新聞」法案|中央廣播電台|20210930

read more
李宗憲|🇵🇭菲國名人採訪獨裁者兒子惹議!為何新聞專業在網紅時代更顯重要?

李宗憲|🇵🇭菲國名人採訪獨裁者兒子惹議!為何新聞專業在網紅時代更顯重要?

從台灣到菲律賓,網紅的影響力已逐漸超越許多新聞機構,但在資訊傳播上,少了新聞專業把關,就很容易淪為娘娘或貢扎加所發佈的影片,宛如被利用,成為錯誤訊息的宣傳機器。我們不能期待網紅擁有記者的能力,但每每看到類似事件就再次凸顯出新聞記者的重要性,撇開少數記者被迫做「三器」新聞,我認為大部分的記者仍具備一定專業能力,懂得如何具有批判性的報導及採訪,為人民監督政府,以及在受眾收到訊息前多次把關。

read more
黃厚銘|疫情下自由與安全的愛恨交織

黃厚銘|疫情下自由與安全的愛恨交織

疫情爆發後,發表有關疫情或疫苗的文章往往立即遭遇粉絲退讚、臉友或粉絲因而減少的狀況。甚至有直接解友,或公開要求退讚,否則就予以解友的情形,黃厚銘認為,自由與安全這兩個互不相容的價值之間的愛恨交織(ambivalence),將有助於我們理解這些對立。而也只有了解這些對立背後的不同價值立場,才可能真正面對差異,再進一步尋求相互尊重或妥協的可能性。

read more
梁東屏|什麼是好的國際新聞(5):烏龍新聞闖大禍

梁東屏|什麼是好的國際新聞(5):烏龍新聞闖大禍

記者的生涯中,有時由於個人能力的問題,有時則是因為某些新聞在客觀上不易或根本無從查證,甚或是聽錯、理解錯,不免會寫出讓自己事後面紅耳赤的烏龍新聞,我的 20 年瞎打誤撞經驗裡,也確實出過幾次糗,但是最讓我在事發時膽顫心驚,事後惶惶不安的,莫過於 2004 年 7 月間新加坡副總理李顯龍密訪台灣之事。⋯⋯

read more

卓越新聞電子報

為讀者報導新聞媒體最前線,追蹤所有重大新聞演講活動現場、探索新聞媒體浮動的疆界!

你也可以在這些地方找到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