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社會公器獎暨第二十屆卓越新聞獎典禮報導:因為我們是記者!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昨日(11/23)在誠品生活松菸店舉行頒獎典禮,公布第 20 屆卓越新聞獎各獎項得獎名單。今年共有17個獎項,有 93 件作品入選,報名數 902 件,高於往年平均 600 多件,創下新高!
國際傳媒:2021/11/12~2021/11/18
🗞 NIEMAN LAB 哈佛大學尼曼新聞基金會《尼曼新聞實驗室》|20211116
✅ About a third of news organizations have already adopted a remote or hybrid working model
新聞機構約 1/3 已採取遠端或混合工作模式
Just 9% of newsrooms plan to reject remote work and return to their pre-pandemic setup.
傳媒一週:2021/11/12~2021/11/18
✅ 鏡電視新聞台再度排案審查 董監事零持股營運待說明|中央社|20211117
✅ 使用新聞就該付錢 Google 與法新社達成 5 年協議|新頭殼newtalk|20211118
✅ 中國公民記者張展獲 2021 無國界記者新聞自由獎|德國之聲中文網|20211118
媒體整合及演算法夾攻!社群媒體平台成為分享在地新聞的歹所在
哈佛大學尼曼新聞實驗室引述明尼蘇達大學哈伯德新聞與大眾傳播學院的一項研究指出,受到地方媒體被大型媒體集團收購、加上社群平台成為新聞傳播過程的要角,美國各地的在地新聞越來越無法傳播出去、讓更多人看到。
何鉅華|🇬🇧🇺🇸🇩🇪🇧🇷 分歧世界中客觀新聞之重要性
現今新聞傳播渠道多元多樣,而廣大受眾的喜好改變了嗎?還最重視什麼?看來我們一向奉為圭臬的金科玉律恆久不變,新聞傳媒只要恪守客觀公正,不偏不倚,仍會繼續受到觀眾讀者捧場。牛津大學路透社新聞學院為此委託做了研究,結果確認現今觀眾讀者還是十分重視媒體秉持客觀公正,並期望新聞報導要與觀點評論清楚區分,至怕你混為一談,含糊視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