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3.5億聽眾受衝擊 「美國之音」停播引發記者反彈
美國之音(VOA)是美國政府媒體機構之一,自1942年以來一直致力於推廣美國外交政策和新聞自由。近期,美國之音的1300多名國家媒體網路員工中,有550名新聞工作者在今年(2025)3月31日被解僱。
對此,美國之音記者表達不滿,強調美國之音的新聞產製流程遵循嚴格規範,也致力推動新聞自由工作。此外,美國之音遭裁撤將帶來諸多風險,美國之音所代表新聞自由的價值將受到衝擊,影響全球超過3.5億聽眾,而那些來自專制國家的美國之音記者因被解僱而被迫返國,將可能面臨入獄風險。

完美風暴來襲:川普削減 USAID 資金如何重創美國以外的新聞業
從烏克蘭到薩爾瓦多,新聞業正承受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與其他計畫資金削減的打擊,15 位編輯探討影響與應對之道。
本文原文為:Shattered by a perfect storm: How Trump’s cuts are crippling journalism beyond the United States,由葛蕾特.康(Gretel Kahn)、瑪莉娜.阿達米(Marina Adami)、愛德華多.蘇亞雷斯(Eduardo Suárez)撰寫,2025年3月7日刊載於英國牛津路透新聞學研究所。

傳媒一週:2025/03/28~2025/04/03
※ 聯邦法官裁決:禁止川普政府解散美國之音|德國之聲|20250329
※ 電視新聞使用 AI 生成影像 NCC 預計第3季推公版 AI 指引|經濟日報|20250402
※ 法國公營視聽媒體罷工,反對政府的媒體整合方案|法廣中文網|20250331

國際傳媒:2025/03/28~2025/04/03
✎ Wikimedia Foundation 維基媒體基金會|20250401
How crawlers impact the operations of the Wikimedia projects
爬蟲如何影響維基媒體項目的運作
While human readers tend to focus on specific – often similar – topics, crawler bots tend to “bulk read” larger numbers of pages and visit also the less popular pages. This means these types of requests are more likely to get forwarded to the core datacenter, which makes it much more expensive in terms of consumption of our resources.

讓全世界聽見亞馬遜:為COP30做準備,巴西本地獨立媒體要傳達屬於本地的聲音
將在2025年11月到來的第30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30),舉辦地點可說是對全球氣候問題的至關重要「戰場第一線」——巴西帕拉州(State of Pará)首府貝倫(Belém)。帕拉州位於亞馬遜河的河口,境內是廣大的雨林,生產熱帶作物,還有鐵礦、鋁礦等礦產,擁有地球上最豐富的生物多樣性。也就是說,COP30會在「地球之肺」亞馬遜雨林地區舉辦,與會的各國領袖,將在第一線親炙亞馬遜雨林對全球氣候的貢獻,也將感受亞馬遜雨林多年遭受濫墾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