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淪為平台下的「數位佃農」 傳播學者:應建立平台與新聞業者間的合理分潤機制
數位平台改變了媒體產業生態,媒體業者為了推播內容被迫受到演算法宰制。政治大學新聞系教授劉昌德形容,現在的數位平台有如內容市場的「地主」,內容產製者則成了「數位佃農」,要改變「地主」與「佃農」的不平等關係,應讓平台跟業者間的議價更透明,或用課稅的方式成立公共基金、再公平分配給新聞媒體,才能讓內容產製的工作者獲得合理的報酬。
傳媒一週:2023/02/10~2023/02/16
※ 公視董事會提公視法修法建議 文化部:期盼加速修法|聯合報|20230216
※ 全球香港媒體人合辦網媒「棱角」 護新聞自由|中央社|20230216
※ 印度稅務部突查BBC分社 遭疑與莫迪紀錄片有關|公視新聞網|20230215
國際傳媒:2023/02/10~2023/02/16
✎ JOURNALISM.CO.UK 英國新聞網站《Journalism.co.uk 》|20230215
How The Conversation is attracting younger readers
學術新聞網站The Conversation如何吸引年輕讀者?
The academic news website created a user needs model, a new series and a text messaging service to engage with the under 30s
那些我愛過的社群平台
最近,獲邀參加幾場「媒體識讀」分享,對象都是中小學老師,因而接觸一些熱情溫暖的教育工作者。在他們眼中,「媒體識讀」的主角戲份,社群媒體已超過傳統主流媒體,原因是,學生們幾乎都在社交平台上。
中國以「銳實力」進行認知操作 政治學者籲政府積極管制中國資金與資訊
政治大學國家發展所助理教授黃兆年指出,中國鋭實力利用台灣自由開放的市場進行資訊滲透,導致政治群聚與同溫層效應,甚至可能影響中間選民的投票行為,呼籲政府以公權力積極管制來自中國的資金與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