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鉅華|英國政黨競選文宣模仿報紙引起報界不滿
英國大選剛結束,選舉期間各類競選文宣鋪天蓋地,但一些政黨的地方性宣傳報紙因為模仿當地原有報紙而惹起報界不滿,提出嚴厲批評。⋯⋯
「2019亞洲事實查核專業論壇」:南亞場|假新聞成印度嚴重問題 無辜民眾因此喪生
2019年7月,印度人口達到13.6億人,網路及智慧型手機的普及,讓印度僅次於美國,成為Facebook全球第一大市場,目前印度的Facebook活躍用戶有3億多人,佔印度人口22%,Facebook成為印度民眾吸收資訊跟新聞來源的主要工具,假新聞在Facebook瘋傳已成嚴重社會問題。
何鉅華|英國黨魁電視辯論會對小黨不公?
英國大選臨近,選前的電視辯論會固然是各個政黨和參選人的重要拉票場合,但節目安排亦常惹起爭議,目前兩場分別由獨立電視台(ITV)和英國廣播公司(BBC)舉辦的重頭節目因為只由兩大黨保守黨領袖兼現任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和在野黨工黨領袖柯賓(Jeremy Corbyn)對陣而受到其他政黨批評,更鬧上法庭尋求公道。
「2019亞洲事實查核專業論壇」:東南亞場|不實訊息危害社會發展 印尼、菲律賓多元推廣事實查核
為接軌國際,了解亞洲其他國家的事實查核現況,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與優質新聞發展協會主辦「2019亞洲事實查核專業論壇」,其中東南亞場次,由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教授林麗雲擔任主持人,特別邀請印尼處理假消息的公民社會組織MAFINDO(Masyarakat Anti Fitnah Indonesia,印尼文,意即「印尼反詐欺誹謗團體」)創辦人Septiaji Eko Nugroho以及菲律賓查核組織Vera Files首席查核員Celine Isabelle Samson,分享東南亞地區的事實查核現況。
何鉅華|在臉書上按「讚」是否有法律後果?
可曾想過在臉書上對某些貼文隨手按「讚」也會被人提出起訴呢?
英國法庭最近就首次對這類按「讚」有了一定的法律觀點,不過,情況有點複雜,需要從頭細說。⋯⋯
汪志堅|AI深度學習與假新聞偵測
汪志堅表示,在他與學生的研究中,使用了兩個資料庫:「Cofacts真的假的」與「新聞小幫手」,並使用了其中的80%來做訓練,20%進行測試。汪志堅說,以目前的研究結果而言,要以AI偵測新聞的真假是可能的,但還無法做到完全自動化,而且,不同性質的資料庫偵測效率不同。
「2019亞洲事實查核專業論壇」:東北亞場|日、韓事實查核發展 面臨中立、選題、定義困境
「2019亞洲事實查核專業論壇」以「東北亞」場次揭開序幕。本場次由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玉山學者李金銓擔任主持人,講者為日本的立岩陽一郎(TATEIWA, Yoichiro)、古田大輔(FURUTA, Daisuke)及韓國的李嘉赫(LEE, Gahyeok)。三位講者分享日本和南韓的事實查核經驗,組織自身計畫、運作現況與未來展望。
網飛Netflix:勢不可擋的線上影視串流平台
根據2018年10月網絡流量專家Sandvine公司公布的全球網路現象報告,光是Netflix的下載流量頻寬就高達全球的15%,如果是夜晚的下載高峰時段,甚至可高達40%。線上影片串流的觀影模式無疑地是全球勢不可擋的一股必然趨勢,而在全球市場競爭激烈下,Netflix又是如何殺出一條血路?
何鉅華|歐盟設立「歐洲數位媒體監察中心」
假消息問題困擾多時,歐盟各國由於各有各做,政出多門,至今仍然成效不彰。歐盟組織有鑑及此,遂以歐盟全體名義踏出第一步,決定成立「歐洲數位媒體監察中心」(The European Digital Media Observatory)專責協調歐盟各國對付錯假訊息的工作。
林照真X劉昌德|假新聞管制與言論自由
「可以激起你內心憤怒的,絕對比流淚更有效。」
林照真表示,假新聞在全球雖然有共通性,但事實上更強調在地性,所以在不同的國家會有不同的假新聞現象。
「我們在新聞產業都會很注意讀者的反應,會希望讀者喜歡、關心這則新聞,這也是假新聞製作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