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正|放馬過來!央廣 Podcast 簡史

如果沒有千里眼、沒有順風耳、沒人打電話傳私訊通風報信,怎麼知道 15 分鐘之後會有 30 匹快馬抵達?因為,江湖郎中以地面作為傳播聲音的介質呀。《卓越新聞電子報》的主編 Karen 要我寫一篇關於央廣的 Podcast,我想東想西,思緒混亂,腦子裡出現這段依稀在武俠小說裡讀過的場景。⋯⋯

read more

「Hey Siri!你是男生還是女生?」:聲音的偏好與偏見

當你喊出「Hey,Siri!」時,回應你的是男聲還是女聲呢?當你轉開 Podcast 準備聽一些資訊,怎樣的聲音會讓你願意相信他/她所說的呢?隨著語音助理和 Podcast 的興起,以聲音為主的傳播媒介再度回到傳播科技主流,研究發現:女性的聲音和當地的口音較受歡迎和信賴。

read more

「聽新聞」嶄露頭角,為各家媒體獲得新的忠實閱聽眾

近年,全球有許多媒體開始發展「聽」新聞,哈佛大學尼曼新聞基金會出版《尼曼報告》發表專文分析這類「音頻新聞」的趨勢。Podcast 越來越受矚目的情況表明,音頻新聞具有相當大的受眾群體,而首屆的普立茲音頻新聞獎(Audio Reporting)也於今年頒發,足見其重要性和聲望提高⋯⋯

read more

葉瑜娟|疫情之下的五一:媒體如何維護自身勞權

3 月 5 日晚上,全國傳播媒體產業工會(以下簡稱「全傳媒工會」)開理事會。晚上 8 點半的會議,兩位幹部還在疾管署採訪,在群組留了訊息說會晚一點到,9 點多大致到齊終於要開始開會了,才剛坐定的幹部又收到來自疾管署的採通說 10 點要開記者會⋯⋯疫情之下,媒體要面臨多少風險?

read more

林名哲|團結更有力!高技術工作者的工會組織心法

公元 2000 年以後,台灣各個產業的結構都發生變化,其中一個趨勢就是許多專業技術勞動者開始集體出來維護他們的權利,例如空服員、科技業工程師,以及醫療人員。媒體工作者也是高技術勞動者。然而,在所有的高技術勞動者中,記者作為專業的工作群體,其專業地位下滑的速度非常顯著。⋯⋯

read more

鄭超文|新聞自由的內部指標:記者的勞動權益

現在談到新聞自由,大家想到的都是如何在採訪前線衝鋒陷陣,但鄭超文認為,只有在新聞工作者作為勞動者的權益獲得保障的前提下,我們才有可能去爭取更大的、外部的新聞自由,新聞工作上的成就也才會有穩固的基礎。我們有了這些新聞自由之後,能夠做什麼?鄭超文表示,以現狀來說,就是我們能夠去抵抗新聞的聳動性與點閱率的誘惑⋯⋯

read more

在病毒戕害下窒息的新聞自由

在新冠肺炎病毒(COVID-19,台灣正式名稱為「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俗名為「武漢肺炎」)的蔓延下,世界各地都出現政府以危機管理為名打壓新聞自由的情況。無國界記者組織發布的《2020 世界新聞自由指數報告》指出,新冠病毒大流行使新聞自由遭受威脅⋯⋯

read more

歐盟新版權法案帶來的挑戰:Google是否會為顯示新聞摘要而向媒體機構付費?

去(2019)年 3 月,歐洲議會通過修法:《數位單一市場著作權指令》對版權規定進行全面改革以加強保障整個歐盟在線出版商和記者的權利,此項修法對科技巨頭公司造成了重大衝擊。今(2020)年二月,情況似乎出現轉機,《彭博社》指出 Google 正與包含法媒在內的歐洲媒體機構商談支付顯示新聞摘要的費用。

read more

COVID-19:政治宣傳與不實訊息的突破口

反映著 COVID-19 病毒在實體空間的流竄,與病毒相關的不實訊息也在網路空間源源不絕的生成、擴散。各國政府以及社群網路業者為因應此一危機,紛紛展開應對措施,目前政府與平台業者對抗不實訊息的模式能否在恐懼瀰漫的資訊亂象中撥亂反正,仍有待進一步觀察。

read more

消失的網路資料!這些年來衰亡的「網站」與「通訊軟體」

社群媒體具有一定的影響力,但依據BuzzFeed News報導,我們在過去十年放在網際網路上的一些訊息,不論是貼文、照片、或是在朋友塗鴉牆上的趣味留言,可能都已經消失不見了。另外,除了臉書之外,還有一個議題也值得我們注意:「舊的網際網路文化正在逐漸衰弱、消失」。

read more

卓越新聞電子報

為讀者報導新聞媒體最前線,追蹤所有重大新聞演講活動現場、探索新聞媒體浮動的疆界!

你也可以在這些地方找到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