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國界記者組織報告:誰是中國傳媒戰略的受害者?
十年來,中共打造世界傳媒新秩序的行徑不只是對世界新聞自由的威脅,也是對民主的威脅。全球民主國家已紛紛開始採取對策,對中國的國家政治宣傳展開反擊。然而,面對中國強大的投資能力與得以發展長期策略的集權主義,民主國家卻往往因為意見分歧而只能動用短期計畫,顯得力有未逮。
胡元輝|當社群媒體業者遇到「皮諾丘」
2016年以來,全球處理假新聞的經驗具體顯示,若無民間與政府的壓力,網路與社群媒體平台不會願意採取今天已經採行的作為。同樣的,若無足夠的關注與壓力,這些以商業利益為主要考量的平台業者亦不會落實它們對付假新聞的作為。舉例言之,Google所擁有的YouTube最近從印度開始實驗對抗假新聞的新作法,當使用者搜尋的題材可能是假訊息時,就會自動跳出一個資訊欄,展示事實查核機構所做的相關查核,很顯然的,若非印度的假新聞帶來壓力,YouTube不會這麼「看重」印度。
葉蔭聰|臉書令你天天滑手機,但你可曾想過什麼是社交媒體?
如果社交媒體對促成有用、良性的傳播及溝通如此有限,更談不上深層的認識理解,那麼,它存在的意義甚麼?是否只是企業利用數據互動來獲利的大生意?它最大最持久的作用是否製造一個讓國家及大企業監控的偽共有地(commons)?
Billion Lee|假新聞來勢洶洶,臺灣要如何面對?(下)—公民科技如何抗擊假新聞?Cofacts的實踐經驗
然而,開放共同協作編輯,不免引起一些質疑聲浪。如何確保內容是可以被信任的?對此,Billion Lee指出,共同協作編輯如維基百科,在可信度上未必較差。研究顯示,Wikipedia 與大英百科的準確性沒有顯著差異,其中一個原因就是 Wikipedia 海納百川。Wikipedia的條目是許多人持續編寫跟精進而產生,同樣要提供資料來源。資料來源也會有優先順序排列,期刊是最好的,其次為正式的新聞社所發出的新聞稿等等。若有人惡意破壞,也有處理機制制止。
Billion Lee強調,Cofacts並沒有決定什麼是真的假的,而是提供一個機制,希望讓各方意見進來,多面並陳。Cofacts的回應機制要求提供參考資料,作為參與者核實的依據,對於夾帶著個人意見的資訊,Cofacts也提供不同意見的分類,讓使用者去描述一件事情實際發生的背景是什麼,各方的說法是什麼。
吳銘軒|假新聞來勢洶洶,臺灣要如何面對?(上)—國際觀點下的假新聞防範機制
隨著愈來愈多不實的資訊在網路世界流竄,政府是否要介入管制,成為爭論的議題。言論自由本是民主社會所要保障的基本權利,然而面對層出不窮的假新聞,是否應立法限制,仍存在諸多歧見。「人權公約施行監督聯盟」1月30日邀請社運工作者吳銘軒、台灣人權促進會網路透明報告專案經理何明諠以及「Cofacts」共同發起人Billion Lee一同分享他們在網路世界的觀察與經驗,以及第三方平台面對假新聞的做法。
當網路碰上性別-理解兒少在網路上的性化,才有溝通的可能
特約記者/廖家慧 網路時代,各社群媒體上經常會涉及性別暴力議題,舉凡復仇式色情、私密影像外流等問題,對於當代的成人或是青少年都會造成多重且難以抹除的傷害。10月6日下午,婦女救援基金會副執行長白智芳以及政大傳播學院副教授方念萱,一同分享面對當代的兒少,應該如何去理解與溝通,如何透過前端的教育與經驗分享,讓數位時代的性別教育發揮更好的效果。 為何而拍? 理解才有溝通的可能...
當網路碰上性別-早熟,卻又延後獨立自主年齡的兒少
特約記者/廖家慧 網路時代,各社群媒體上經常會涉及性別暴力議題,舉凡復仇式色情、私密影像外流等問題,對於當代的成人或是青少年都會造成多重且難以抹除的傷害。10月6日下午,婦女救援基金會副執行長白智芳以及政大傳播學院副教授方念萱,一同分享面對當代的兒少,應該如何去理解與溝通,如何透過前端的教育與經驗分享,讓數位時代的性別教育發揮更好的效果。 政大傳播學院副教授方念萱以知名網紅製作影片引發爭議,以及常見的復仇式色情為例,開啟網路時代性別議題的討論(廖家慧/攝影)...
「你要的,臉書都知道」教案/賴慧玲
「你要的,臉書都知道」教案大綱 教案編寫人:賴慧玲 教學時數: 40-80分鐘 適用對象: 國小高年級以上 對應媒體素養指標: 3-1-1 分享個人使用媒體的經驗。 3-4-3 檢視媒體內容中置入性行銷的形式,進而判斷其影響。 媒體素養教學設計說明與目標:...
「六成兒少想當網紅」教案/鄭智仁
「逾六成兒少想當直播主、網紅」教案大綱 教案編寫人:新北市龍埔國小鄭智仁老師 教學時數:一節課 結合領域:無,難度適合國小高年級以上 配合教科書內容: 自編,討論新興網路現象,與教科書內容較無連結。 對應能力指標: 無 主題:我的未來 逾六成兒少想當直播主、網紅 新聞本文: (2018/2/26國語日報記者李琦瑋/臺北報導)...
「廣告惹麻煩」教案/張嘉倫
「廣告惹麻煩」教案大綱 一、 教案編寫人:台北縣新店市北新國小 張嘉倫 二、 教學時數:80分鐘 三、 適用年級:國小高年級 四、 主題:判斷廣告中的不當意識(PPT) 五、 媒體素養基本能力: 3-4-1察覺媒體內容對個人、家庭、社會、流行文化的影響。 六、 教學目標: 1. 知曉廣告邏輯與影響力。 2. 探究廣告牽涉的意識形態。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