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蔭聰|臉書令你天天滑手機,但你可曾想過什麼是社交媒體?
如果社交媒體對促成有用、良性的傳播及溝通如此有限,更談不上深層的認識理解,那麼,它存在的意義甚麼?是否只是企業利用數據互動來獲利的大生意?它最大最持久的作用是否製造一個讓國家及大企業監控的偽共有地(commons)?
Read More如果社交媒體對促成有用、良性的傳播及溝通如此有限,更談不上深層的認識理解,那麼,它存在的意義甚麼?是否只是企業利用數據互動來獲利的大生意?它最大最持久的作用是否製造一個讓國家及大企業監控的偽共有地(commons)?
Read More下議院的數位、文化、媒體暨體育事務專責委員會(Digital, Culture, Media and Sport Committee, 簡稱DCMS Committee)在2月18日就專項調查發表了長達108頁的最終報告。報告中建議:社交媒體公司須對平臺上的內容承擔法律責任,新的操守準則將由技術專家制定,訂明在社交媒體上何謂可接受和不可接受的內容,而社交媒體亦須設有機制依照準則辨別和移除用戶所發佈的有害或非法內容。
Read More2018年1月,菲律賓政府以外資介入為由,吊銷Rappler經營執照。同年11月當局指控瑞薩和「Rappler」逃稅,一旦罪名成立,可能面臨罰款和最高10年的徒刑。今年二月,又因為涉及一宗誹謗官司被捕,遭到國家調查局逮捕,當時瑞薩對媒體表示:「我實在感到震驚!」她認為,該新聞是在網路毀謗相關罪名通過前發布,該法不該朔及既往。
在拘留所待了一整夜後的瑞薩,隔天獲准保釋,許多國際機構也第一時間發出聲明,強烈譴責菲律賓政府妨害媒體自由。這些被外界視為箝制新聞自由的動作,在菲律賓國內卻也有人支持國家調查局的作法,認為Rappler長年批評杜特蒂政府,有失公允,很多杜特蒂支持者對Rappler非常反感。面對批評,Rappler堅持所有報導有憑有據,政府針對性太過明顯,瑞薩曾對媒體說:所有人有表達意見的權利,但Rappler絕對站得住腳。
Read More民調結果未必中肯,臉書人氣也未必等同實際受歡迎程度,但是納吉重新活躍於社交媒體和走透透,經各種媒體競相報導和社交媒體瘋傳後,確實營造了一股風潮。馬哈迪的政黨「土著團結黨」是從納吉所屬的政黨巫統分裂出來,都是靠操弄馬來人民族主義情緒和馬來人危機感存活的種族性政黨,兩者的基本盤此消彼長;因此,納吉風潮再現,馬哈迪陣營自然憂心忡忡。
不過,希盟各黨看待納吉的網紅現象的態度(例如,民主行動黨籍的國會下議院副議長倪可敏甚至嘲諷追隨納吉是一種病態和變態),反映出他們並未正視納吉晚近的言行之所以受到歡迎,是因為執政十個月來的施政已招致民怨,這恐怕才是希盟政府真正的危機。
Read More【英倫傳媒|何鉅華專欄】2月12日,英國政府發表一份關於英國新聞媒體未來的研究報告,報告提出了九大建議,包括創設公眾利益新聞研究中心,設立創新基金以及對傳媒實行稅務減免,冀能維護高質素傳媒的蓬勃發展。...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