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國際傳媒專欄

楊虔豪|《那天在那裡的人們》譯者序:重回那個動盪的歲月

在這動盪年代中引領潮流的,是新聞的力量。在親保守派壟斷南韓報業市場、KBS與MBC兩大公共電視台又受親政府人士主導的情況下,有線的JTBC電視台,從MBC挖腳來善於探詢議題提問與的王牌主持人孫石熙,入主擔任社長級晚間新聞主播,在他坐鎮下,JTBC不畏權勢,開始緊咬政府與財閥各項弊端、為弱勢發聲,並向閱聽眾冷靜分析問題所在。

Read More

流行雜誌隱藏自民黨廣告?悄悄潛入10-20歲日本年輕族群的政治宣傳

對照自民黨在安倍政權的領導下在性別議題上極度保守的態度,這則自民黨和ViVi合作的廣告內容格外諷刺。批評者質疑,難道ViVi已經成為自民黨的官方媒體嗎?而且如果不仔細看照片,未必能發現這13款T恤在左邊袖口上印有自民黨的「陽光下的孩子」形象標誌。

Read More

戴達衛|德媒看台灣同婚:翻譯的失誤和歡呼之間

正因為如此,同性婚姻合法化無庸置疑地加強了台灣的國際形象和軟實力。德國發行量最大的《畫報》也證實,「有關男女同性戀、雙性戀,和跨性別者的權益,台灣是全亞洲最自由的國家之一。同時,台灣也被視為華人文化圈最具包容性的社會之一。」這是金錢無法買到的公共外交成果。

Read More

2019亞洲新聞專業論壇:綜合場|沒有自由的真相X沒有真相的自由

野島剛則從另一個角度切入,認為商業媒體的基礎是商業基礎,基於使用者付費的原則,閱聽者應該以行動支持好媒體,讓好的媒體不只能夠存活,而且能活得好。「我知道大家都期待媒體,但是這份期待中的一部分,用錢來換一下。」

Read More

卓越新聞電子報

為讀者報導新聞媒體最前線,追蹤所有重大新聞演講活動現場、探索新聞媒體浮動的疆界!

我們也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