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讀者注意力有限 不能「為數位化而數位化」 要提供對讀者有利的內容
隨著網路新媒介時代的來臨,傳播方式早已不限於文字、影像、聲音等單一載體,如何結合多種敘事方式,並做出有層次的結構與鋪排,才有機會抓住閱聽人的注意力,並讓欲呈現的議題獲得重視。
Read More2023年09月20日 | 卓越新聞電子報
隨著網路新媒介時代的來臨,傳播方式早已不限於文字、影像、聲音等單一載體,如何結合多種敘事方式,並做出有層次的結構與鋪排,才有機會抓住閱聽人的注意力,並讓欲呈現的議題獲得重視。
Read More2023年09月15日 | 媒大事
※ NCC審鏡電視案逾期審查、未依法作成決定 監院要求檢討|聯合報|20230913
※ 網路治理難 NCC:年底發布政策白皮書|聯合報|20230914
※ 第49屆曾虛白先生新聞獎 入圍名單出爐|中央社|20230908
2023年09月15日 | 媒大事
✎ PRESS GAZETTE 英國《新聞公報》|20230914
New Full Fact CEO: Fact-checkers may need ‘to be a bit more rock and roll’
英國事實查核機構Full Fact新任執行長:事實查核員需要「多點搖滾」
Chris Morris says it’s best not to “get too po-faced” about inaccuracies but wants to boost Full Fact’s profile.
2023年09月14日 | 卓越新聞電子報
「被遺忘權」(right to be forgotten)在許多地方——尤其是歐美——被視為人權之一,在2018年5月歐盟首開全球先例、納入被遺忘權的《一般資料保護規範》(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 GDPR)執行生效之後,更是獲得正式的法律基礎,其後影響各國法令,例如2020年上路執行的美國《加州消費者隱私法案》(California Consumer Privacy Act, CCPA)。然而,被遺忘權本身其實一直存在爭議,例如在執行上與言論自由間的衝突、以及相繼衍生可能產生或合理化網際網路審查的疑慮——而2023年7月7日歐洲人權法院的一項判決,將被遺忘權延伸適用的範圍,推廣到了新聞網站,從而加深了這項權利與新聞自由扞格的爭論。
Read More2023年09月12日 | 卓越新聞電子報
《公共電視法》(以下簡稱《公視法》)睽違13年修法通過,關心公共媒體發展者欣喜之餘,也呼籲在下一個修法階段處裡華視定位問題。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舉辦系列講座「壯大公共媒體,華視什麼問題?」,邀請到公共電視基金會董事長胡元輝、政治大學新聞系教授馮建三,華視監察人周宇修律師三位與談人,並由輔仁大學新聞傳播系副教授陳順孝擔任主持人,一同細究華視的前世今生,展望下一階段的《公視法》修法。
Read More《民主之眼》三部曲透過攝影記者的鏡頭,回望1980-2000
目前正在挖貝集資,希望將公播版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