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卓越新聞電子報

新聞機構如何運用透明化來提升受眾信任

根據牛津路透新聞學研究所《2024數位新聞產業報》,全球只有 40% 的人在 47 個市場中表示他們信任新聞機構。這可能導致觀眾完全不關注新,或是轉向非正式新聞管來獲取資訊。

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院長賈拉尼·柯布(Jelani Cobb)在今年的《路透社》紀念講中表示:「我們的問題不僅僅是公眾不信任我們,更在於他們信任其他不可靠的資訊來源。我們不只是目睹一場信任的危機,同時正面臨一場輕信的危機。」柯布建議,記者應該更加透明,向觀眾公開他們的報導過程。

Read More

傳媒一週:2025/06/20~2025/06/26

※ 拒絕Google等數位平台剝削 傳播學界和新聞界呼籲立法搶救新聞產業|自由時報|20250622
※ 比TikTok還毒?澳禁16歲以下使用社交媒體平台 監管機構:YouTube不該豁免!|鉅亨網|20250625
※ 政治黑手伸入媒體?南韓新聞自由現況為何?|南韓戒嚴後-媒體背後黑手|公視新聞網|20250625

Read More

國際傳媒:2025/06/20~2025/06/26

✎ Press Gazette 英國《新聞公報》|20250624
CMA set to force Google to work more fairly with UK publishers
英國CMA將要求Google與英國出版商更公平地合作
New regulation of Google search in UK set to start in October.
編按:CMA(英國競爭與市場管理局,Competition and Markets Authority)

Read More

2025卓新沙龍紀實 No.3|記者如何穿越戰火與數位鐵幕?

今年的第三場卓新沙龍以「戰地目擊:資訊戰到全境監控,記者如何突圍?」為題,邀請以《緬甸煙硝》獲得2024年卓新獎國際新聞獎的獨立記者楊智強,以及入圍長篇深度報導,三立電視「消失的國界」資深記者彭光偉共同主講。兩位資深記者除了分享了在衝突地區採訪的寶貴經驗,更談及在「大宣傳時代」的記者自處之道,以及他們不斷以身犯險的動力來源。

Read More

《民主之眼》三部曲透過攝影記者的鏡頭,回望1980-2000年台灣民主運動最真實的現場。

目前正在挖貝集資,希望將公播版送進校園,讓下一代也能看見、理解台灣走過的歷史。

募資連結:https://wabay.tw/projects/eyesondemocracy

卓越新聞電子報

為讀者報導新聞媒體最前線,追蹤所有重大新聞演講活動現場、探索新聞媒體浮動的疆界!

我們也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