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卓越新聞電子報

邀集名嘴幫襯 布希政府玩弄媒體/寒寒

  今年四月二十日「紐約時報」頭版新聞「電視名嘴背後看不見的手」,一刊出即引起同業及學術界的一致好評,認為這是一篇難得一見的媒體專業問題調查報導。新聞中說,美國國防部秘密邀集了一批電視名嘴,幫布希政府辯護伊拉克戰爭政策,情節形同「媒體的木馬屠城記」。   著名的評論刊物「哥倫比亞新聞評論」,第二天在網站讚揚這是一篇「極佳的調查報導」,並透了記者巴斯陶(David...

Read More

美國「政府出版局」簡介/寒寒

  美國「政府出版局」的任務,是向國民提供資訊。140年來,「政府出版局」製作、傳遞聯邦政府的資訊。不論提供公眾從線上取得政府資訊,或製作、取得印刷出版物,「政府出版局」結合傳統技術和最先進方法支援國會、聯邦機構、美國民眾之資訊需求。 在政府中的角色   「政府出版處」是聯邦政府底下的一個法定單位。其最高長官叫做「公眾印刷者」(The Public Printer),由總統提名、參院同意後任命。...

Read More

新聞局應該轉型了/陳世敏(卓新獎基金會董事長)

  新聞局一方面作為媒體的管理者,另一方面作為政府施政的宣傳者,身兼雙重角色。前一職掌是管理媒體,當裁判,判是非;後一職掌是透過媒體作政令宣傳,當球員,作喉舌。裁判兼球員,不製造問題也難。其實「宣傳」和「資訊」,形式上的差別只在一線之間(觀念上的差別卻是十萬八千里)。從這個角度來想,新聞局可做的事情其實多著呢。   新聞局的英文名稱是Government Information Office...

Read More

論新聞局角色/陳世敏(卓新會董事長)

  本文發表於二十一年前,原為作者「媒介文化:批判與建言」一書的導言,原題「傳播媒介的變局與契機」。文章是舊的,思維是「新」的。這正是問題的所在,二十一年後,在我們社會這樣的思維為什麼不曾向前走一步?原文如下:   有怎麼樣的政治文化,就有怎麼樣的的媒介文化。   今天的大眾傳播媒介,在內容取材、表現型式、作業過程、組織管理、價值觀念、意識型態各方面所構成的媒介文化,一言以蔽之,不外是政治文化的縮影。...

Read More

新聞局的正務與外務/蘇正平(前新聞局長)

  前一陣子沒當上監察院副院長的沈富雄,砲轟馬總統的內閣人事,並且點名要劉揆撤換新聞局長史亞平。本來這種大砲型的名嘴發言就是「語不驚人死不休」,而且政府施政滿意度不高卻責怪發言人不適任,也是很廉價的「牽拖」行為,不太值得評論。不過,有人拉高調子談到新聞局的角色定位,則有必要釐清事實並且弄清楚一些似是而非的論調。 央廣、中央社人事 新聞局其實並無決定權...

Read More

卓越新聞電子報

為讀者報導新聞媒體最前線,追蹤所有重大新聞演講活動現場、探索新聞媒體浮動的疆界!

我們也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