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卓越新聞電子報

送別朱慶文 在記者節前夕/陳順孝(輔仁大學新傳系副教授)

  昨天傍晚,走進萬華朱慶文家,在他靈前上香,看著遺照上熟悉的微笑,很難相信,這麼年輕、熱情、正派的記者,就這樣走了。   朱慶文是我引以為傲的學生。他唸工專畢業,因為熱愛新聞工作插班進輔大,跟我一起創辦《生命力》,畢業後歷任聯合報、聯合晚報、蘋果日報記者,經常在遍地血腥的社會新聞線上 發掘充滿人文情懷的故事,每回有人問我,《生命力》學生進了新聞界還能堅持理想嗎,我總會拿朱慶文當範例。...

Read More

記者的瓷飲y文(蘋果日報記者)

  記者採訪時,常被要求客觀、中立,不能流露情緒和立場,採訪時掉眼淚常被視作不專業的表現。   幾天前,當東森的攝影記者被卡在車下時,另名攝影邊流淚仍得將攝影機對準生死邊緣同事的畫面,讓我整天心都是酸的。也讓我想起六年前的一段往事,在我記者生涯的第二年,處理同事往生的過程,親眼目睹的震撼,讓我對這份工作更有新的體認。   虛名追逐,只是一時,百年之後,還剩幾些。...

Read More

平議廣電基金法源刪除事件/莊伯仲、賴祥蔚

  國、親立委聯手提案刪除「廣電基金」設置法源的廣播電視法第十四條之一,且經一讀通過。理由是部分董事「充滿綠色、台獨色彩」,且執行長參與「嬝奶H監督聯盟」發起抵制電視台運動,明顯「干預新聞自由,進行政治打壓」。   坦白說,這是以典型「藍、綠二分」的方式,來決定廣電基金的存廢,並不適切。對於此一機構,應該先思考其有無存在價值,再檢視具體成績(包括是否有違政治中立等),才能論斷旦L,判定存廢。...

Read More

以「盈餘」提昇媒體服務品質?數位民主時代豈容類比威權的舊思維/程宗明

  新聞局最近計畫將研議多時的「廣電三法」提交行政院院會討論,該草案版的九條有關為普及發展廣播電視並提升其服務品質,而設立的特種基金之規定,竟違反其初衷,片面聽信業者說詞,將以「營業額」為基準的提撥方式,改為以「盈餘」作基準,如此立法大開歷史倒車,回到類比時代,真不知將如何向社會大眾與媒體產業未來交代。...

Read More

廢「廣電基金」逞一時之快–沈澱之後請大破大立/程宗明

要旨:   一、  廢除廣電基金導因公視成立後無事可做窘境,立委此言不實;查該基金成立宗旨首要在提昇廣電事業水準,業務重點之一在培訓人才。 二、  真正導致無事可作為原法律,在國民黨戒嚴時期與業者妥協後,課以事業盈餘來提撥基金,造成經費不穩定無法擬定長期發展計畫。 三、  衡諸亞太各國相同基金轉型經驗,皆以培訓數位時代人才與研發政策新知,同時與國際智能接軌,此皆為台灣可參詢的再造之道。 四、 ...

Read More

《民主之眼》三部曲透過攝影記者的鏡頭,回望1980-2000年台灣民主運動最真實的現場。

目前正在挖貝集資,希望將公播版送進校園,讓下一代也能看見、理解台灣走過的歷史。

募資連結:https://wabay.tw/projects/eyesondemocracy

卓越新聞電子報

為讀者報導新聞媒體最前線,追蹤所有重大新聞演講活動現場、探索新聞媒體浮動的疆界!

我們也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