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卓越新聞電子報

消費券爭議多 媒體報導立場有選擇/黃嬿

  自十一月中旬行政院宣布發放消費券之後,這項以諾貝爾得主克魯曼的蕭條經濟學理論為出發點的政策,已成為社會熱門議題。本文針對中國時報以及自由時報兩大立場相異的媒體來檢視消費券所引發的社會輿論反應。   兩大報在消費券新聞報導面向上分為,消費券使用規範、他國實施案例、學者專家與記者對消費券政策的評論、民間商家如何因應消費券市場、讀者投書以及藝人如何使用消費券等。自11月14日起到12月3日止中時報導消費券有關的新聞就有174則,自由時報則有167則。...

Read More

消費券

  為刺激市場買氣,馬政府將於明年一月中旬發放一人3600元的消費券,與愛台十二建設、擴大公共建設、都市更新、民間投資與產業再造等並列為振興經濟方案,希望藉由消費的家成效益來活絡市場買氣。   消費券面額為500和200兩種,不得找零、轉售、兌換現金禮券、商品禮券,或以電子、磁力、光學等形式儲存金錢價值使用。發放消費券總預算約為829億元,政府將編列特別預算支應,預計增加明年經濟成長率0.64個百分點。...

Read More

台灣媒體近用的檢視/賴祥蔚(台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所副教授)

  媒體近用(Access to the Media)的概念發端甚早,1948年就已寫入聯合國所通過的《世界人權宣言》(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宣言第19條明白揭櫫:     人人都有意見與表達自由,包括其意見不受干涉,並且可以不限疆界透過任何媒體去尋找、接受與傳授資訊與觀念(United Nations, 1948)。(Everyone has the right to freedom...

Read More

第二講:論公眾的媒體近用權(Public Access to the Media)

  美國主流報紙內容,不少女性認為報紙所刊載的內容不時充滿著性別歧視的意味,報紙經常引用的是男性消息來源。女性團體希望報紙對於女性議題更加敏感,多報導及刊載屬於女性的觀點,來平衡既有父系權威的常規思惟長期佔據媒體的優勢現象。但報紙似乎拒絕這樣的觀點。站在報業的立場,他們不認同那些女性團體以及那些同理心衛道人士主張公眾有權接近「公共」媒體的論調。...

Read More

卓越新聞電子報

為讀者報導新聞媒體最前線,追蹤所有重大新聞演講活動現場、探索新聞媒體浮動的疆界!

我們也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