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卓越新聞電子報

第二講:論公眾的媒體近用權(Public Access to the Media)

  美國主流報紙內容,不少女性認為報紙所刊載的內容不時充滿著性別歧視的意味,報紙經常引用的是男性消息來源。女性團體希望報紙對於女性議題更加敏感,多報導及刊載屬於女性的觀點,來平衡既有父系權威的常規思惟長期佔據媒體的優勢現象。但報紙似乎拒絕這樣的觀點。站在報業的立場,他們不認同那些女性團體以及那些同理心衛道人士主張公眾有權接近「公共」媒體的論調。...

Read More

走過震撼,TVBS重返四川—-專訪電視類新聞採訪獎得主張其強/周富美

  (由左至右:謝賢熺、李四端、顏睿陞、張其強)   「重建家園,都江堰雄起」、「地板倉儲直銷」,中國五一二汶川地震後八十天,斗大的重建標語和商業廣告,同時出現在坍塌的灰色水泥樓牆上,TVBS的採訪團隊李四端、張其強、謝賢熺、顏睿陞歷經數次開會討論之後,決定重返四川,紀錄災難過後的生命軌跡。...

Read More

中時集團「旺旺」來 不假他人之手的幕後/林昶宏

  中時媒體集團基於對社會的責任與使命,在經營環境日益艱困之際,為期永續經營發展,決定邀請旺旺集團蔡衍明先生接棒經營。蔡衍明先生表示,接手中時媒體集團目的在於維護具社會價值之媒體並善盡社會責任,未來將與余建新先生及時報集團員工攜手努力,開創更美好的願景,並繼續弘揚時報集團的價值理念。 -中國時報聲明2008.11.15- 余家送走一甲子事業...

Read More

從蘋果到米果:中時的戲劇 V.S. 台灣的恐懼/張春炎

  中國時報,過去長時間是台灣的第一大報,更重要的是,它也象徵著「言論自由的堡壘」,堪稱台灣的報業典範。令人記憶猶新的是,就在不久前報老闆余建新才意氣風發的買入中視、中天等無線衛星媒體,積極擴張中時媒體集團的版圖,在台灣的媒體圈確實擺出了了風光的架勢。沒想到過沒幾年,一下子就因為「經營不善」、「投資不利」等等經濟管理因素而應聲倒地,祖產轉手讓人,引起台灣社會一面嘩然。...

Read More

創設公評人 誰願跑第一?/胡元輝(資深媒體人)

  新聞公評人議題不僅在國外出現新情勢,國內最近亦有新發展!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7月24日發佈電視頻道的最新評鑑結果,總計62個頻道中,有7個頻道被要求限期改正,另有15個頻道雖屬合格,但仍有缺失須予改進。值得注意的是,15個待改進的頻道中包含6個新聞頻道在內,它們共同的缺失都是未能「建立透明之公共參與及外部監督機制,包括建立外部公評人制度」。...

Read More

《民主之眼》三部曲透過攝影記者的鏡頭,回望1980-2000年台灣民主運動最真實的現場。

目前正在挖貝集資,希望將公播版送進校園,讓下一代也能看見、理解台灣走過的歷史。

募資連結:https://wabay.tw/projects/eyesondemocracy

卓越新聞電子報

為讀者報導新聞媒體最前線,追蹤所有重大新聞演講活動現場、探索新聞媒體浮動的疆界!

我們也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