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卓越新聞電子報

商業包裝 顛覆媽祖傳統意涵/黃嬿

  身為台灣人沒人不知道林默娘的故事,雖然民間流傳的版本不一,不過故事的細節和真實與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的人和事蹟被民眾神化,成為一種鑲嵌在台灣文化底蘊中的生活信仰。近年來透過地方政府和民間組織重新賦予年輕化和商業化的包裝之後,宗教、神明、虔誠與信仰等社會價值即被轉化為消費文化中的一種商品價值。...

Read More

大甲媽祖遶境

  大甲媽祖是在西元1730年(清雍正八年)由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島人林永興,從湄洲媽祖祖廟奉請到台灣台中縣大甲鎮供奉,因當時移民篤信湄洲媽祖,因此紛紛前來參拜,香火鼎盛。西元1770年(清乾隆卅五年)改建小廟曰「天后宮」。西元1787年(清乾隆五二年)擴建,改稱為「鎮瀾宮」。...

Read More

轉戰,至死方休/吳僑生(前中國時報記者 現經營網路及出版個人工作室)

黃樹林分叉兩條路 我選擇 較少人跡的一條 使得 一切多麼不同       ─The Road not Taken by Robert Frost   不同於許多新聞界同業因為主客觀環境改變,不得不被迫離開熱愛的新聞志業,投身完全不同的職場,我雖然離開平面媒體的時間相當早,至今剛好整整10年,事實上並沒有一天離開新聞界,只不過是轉換跑道而已,比賽結束的哨音還未響起,仍在繼續進行。...

Read More

二月烏龍新聞紀實—-匿名消息多 新聞來源查證須審慎/呂一銘(新防會「報紙觀察」主持人)

  正如美國著名的密蘇里新聞學院教授賈奎˙巴娜金斯基(Jacqui Banaszynski)所說:「讀你自己的報導,就像是在鏡子裏,你看不到自己,別人卻能清楚看到你」(read your own writing,is like looking in the mirror,you can’t see yourself,the way others see...

Read More

借鏡荷蘭公視系列—-荷蘭公視公益廣告省思/周傳久

  作為一個公共媒體,除了播節目以外,廣告也是彰顯公共價值的重要一環。所謂廣告不一定都是賣商品,而公益廣告也不一定都是要求捐款,更不見得只是為了某一機構的理念行銷。如果公共媒體能看到社會的需要,將一些促進民主的觀念或者當下民眾的需要透過廣告行銷,也未嘗不是美事一樁。荷蘭公視有這樣的例子。...

Read More

卓越新聞電子報

為讀者報導新聞媒體最前線,追蹤所有重大新聞演講活動現場、探索新聞媒體浮動的疆界!

我們也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