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卓越新聞電子報

科技與新聞自由交鋒:AI 如何重塑新聞自由與調查報導

每年的 5 月 3 日是「世界新聞自由日」(World Press Freedom Day),今年,聯合國(UN)發表報告《在美麗新世界中的報導:人工智慧對新聞自由與媒體的影響》(Reporting in the Brave New World: The Impac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on Press Freedom and the Media),報告指出「人工智慧正在重塑人們尋求、傳遞與接收資訊的基本權利,並深刻影響新聞業本身,它同時帶來了希望與風險」。

Read More

傳媒一週:2025/05/23~2025/05/29

※ 首季有線電視戶數433萬戶探新低 連續7年半下滑|中央社|20250526
※ BBC將推波蘭語新聞平台 是否影響當地媒體自主引熱議|中央廣播電臺|20250528
※ 公共媒體聯邦資金被砍 NPR提告川普政府|中央廣播電臺|20250527

Read More

國際傳媒:2025/05/23~2025/05/29

✎ WAN-IFRA 世界新聞出版協會|20250526
How The Atlantic keeps subscribers – without cutting prices
《大西洋月刊》如何在不降價的情況下留住訂閱戶
2025-05-26. Since launching its paywall in 2019, The Atlantic has built a subscription business anchored in loyal, long-term readers. With retention over 70% and steady growth, its success stems from an annual-only model, strong product engagement, and focusing on subscriber habits rather than churn.

Read More

BBC主持人李納克因「反猶風波」離職 媒體人使用社群平台發聲是否與新聞公正相悖?

英國廣播公司(BBC)資深足球節目主持人蓋瑞.李納克(Gary Lineker)證實,他將在主持完2025年5月25日最後一集《今日比賽》(Match of the Day)後離開BBC。這比原定的計畫要來得早——他原本預期將繼續主持英格蘭男子足總盃(FA Cup,本賽季決賽已於5月17日進行,倫敦球隊水晶宮奪冠)比賽和2026年美加墨世界盃(World Cup,將於2026年6月開踢)的轉播。

李納克是在5月中旬因分享一篇關於錫安主義(Zionism)的社群媒體貼文而受到批評,該貼文包含了一張老鼠的插圖——老鼠的圖像,在歷史上曾被用來指涉諷刺猶太人,因此李納克分享的貼文內附上的插圖,被視為有「反猶主義」的意涵。

Read More

從〈獵童風暴〉看見調查報導的勇氣與重量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主辦「2025台北事實查核論壇:亞洲視野與在地觀點」論壇,下午的平行講座為調查報導工作坊,由卓越新聞獎基金會邀請《報導者》副總編輯張子午,分享去年榮獲卓越新聞獎調查報導獎的作品〈獵童風暴〉的製作過程。從調查偷拍社群、追蹤共犯到揭露執法與制度的侷限,三位記者逐步拼湊出潛伏在社會深處的龐大犯罪網絡。這場分享不僅讓聽眾理解報導背後的付出,更體現了調查報導對公共利益的守望。

Read More

《民主之眼》三部曲透過攝影記者的鏡頭,回望1980-2000年台灣民主運動最真實的現場。

目前正在挖貝集資,希望將公播版送進校園,讓下一代也能看見、理解台灣走過的歷史。

募資連結:https://wabay.tw/projects/eyesondemocracy

卓越新聞電子報

為讀者報導新聞媒體最前線,追蹤所有重大新聞演講活動現場、探索新聞媒體浮動的疆界!

我們也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