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淑娟|獨立記者十年紀(4):網路付費競爭下,何處是獨立記者的雪國?
11月最後一天我參加一場〈媒體環境新解方〉的座談會,這個會議主要是討論當網路新聞逐漸成為主流,如何從網路訂閱獲取利潤,已成為媒體兵家必爭之地。但要讀者付費並非易事,唯有讓讀者打從心裏覺得值得,才可能讓他拿出錢來。而在這場付費競爭中,獨立記者又該如何自處?
Read More11月最後一天我參加一場〈媒體環境新解方〉的座談會,這個會議主要是討論當網路新聞逐漸成為主流,如何從網路訂閱獲取利潤,已成為媒體兵家必爭之地。但要讀者付費並非易事,唯有讓讀者打從心裏覺得值得,才可能讓他拿出錢來。而在這場付費競爭中,獨立記者又該如何自處?
Read More在前兩篇〈獨立記者的生存之術〉、〈獨立記者的寫作策略〉中,我談到獨立記者起步之後,要找到一個想專攻的報導領域。但有了領域之後不可劃地自限,需要不斷延伸議題才能持續學習。獨立記者不受版面限制,可以為讀者提供更完整的訊息,「細節」正是一篇文章的靈魂所在。⋯⋯
Read More在上一篇〈獨立記者的生存之術〉中,我提到獨立記者的幾個起步式,包括印一張名片、設立部落格、培養效率的工作習慣、找到一種收入模式等等。接下來再選擇一個你想持續經營的報導領域,獨立記者生涯就開始了。
Read More「我們認為,燭光革命之後,代表著韓國新時代的來臨,《打破新聞》一直努力要讓這個社會變得更好,所以在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成立滿百年的日子,建立這樣的一個新空間,除了是建立團結與協作的據點之外,也希望能成為未來一百年獨立新聞發展的重要樞紐。這個中心是在市民參與下所建立的社會資產,也是我們留給下一代子孫最有價值的資產。」
Read More到訪的那天晚上,是《打破新聞》邀請贊助會員參觀新辦公室的活動日,金鎔鎮代表笑著說,我除了趕在正式對外開放前參訪,也是第一位到訪《打破新聞》新址的外國朋友,邊說邊拉著我開始一層一層的介紹起新空間的規劃。⋯⋯
Read More